绘画·田震琼|万物有灵

艺者 | 田震琼     编辑 | LCK
田震琼

毕业于原中央工艺美院

北京从事服装设计二十年

八年前至今致力于博物绘画

师从曾孝廉先生

《高黎贡山长臂猿生境图》

过去曾从事服装设计工作的田震琼因为生病与中医药接触的机缘巧合之下,来到了云南大理苍山调理身体,在山间游走的他重拾绘画兴趣,在与药草接触的过程中他开始描绘那些在山间丛林中的动植物,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身体逐渐好转的他开始沉迷于记录山间的动植物。比《本草纲目》创作年代更久远的明代云南嵩明人兰茂在600多年前就写出《滇南本草》一书,书中记述了西南高原地区的458种药物,这也是我国第一部地方本草专著。如今田震琼也想完成一本当代的《滇南本草》。

田震琼具有强韧的科研精神,他仔细地记录每一株植物的细节,用客观理性的态度去“解剖”每一株植物,但在这里编者想将他的作品置入艺术创作的范畴中讨论,田震琼不认为自己是艺术家,他认为自己只是民间记录生态爱好者,但编者相信没有人在看过他的作品后不认为他是一位优秀的艺术家,更何况艺术家从来没有统一的标准,相比较于许多安静地坐在画室中描摹照片的画家,田震琼身体力行地穿梭在山间,详实地用画笔记录看到的植物,从画中所流露的情感更为丰富与真诚,而真诚恰恰就是艺术家最为高贵的品质。

《莫残溪花卉》
《苍山洱海野生鸟类生态图》
《风头䴙䴘》
《黑水鸡》
《云上杜鹃》
《刚毛杜鹃》
《马缨花》
《紫茉莉耳环》

田震琼的作品温润细腻,擅于观察细节的他将动植物的每一处细节都描绘得淋漓尽致,基于对客观对象负责任的态度,使得他的作品细节丰富栩栩如生,在他的笔下,我们时常忽略的植物变得婀娜多姿生机勃勃,相较于记录性质的照片,注入了画者本身诸多情感的绘画更能令观者动容。有时候画的周围会有草图笔记标注,面面俱到地展示了画中物的细节,使得观众不禁在画前驻足。

《垂花报春》
《大理报春》
《地涌金莲》

《聚合草》

《迷人杜鹃》
《美花报春》
《桫椤树》
《凸尖杜鹃》
《豌豆花》
《西康天女花》
《腋花杜鹃》
《映山红》
《玉兰的种皮》
《云龙报春》

老田说,苍山是一个丰富的动植物宝库。画了二十多年的图,一转身就发现了自己更有兴趣而且有能力做到的事情,这其实是特别幸运的。

有多少人,穷其一生都生活在茫然困惑中,总是对生活不太满意,时光日复一日,生活总是在继续。转过身,光芒突降,如苍山顶上常见的一束束天堂光,老田觉得有一束就刚好照在了身上。他的生活从此不太一样了。

以前过的是日子,再有野心也没想过通过什么能对人类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来到大理,接触了自然,突然发现自己存在的价值,成为生态画家,为后人留下曾经鲜活的动植物的绘本,恰是老田留在大理的意义。

——王郢 《户外探险2017年3期》

(说明:本文图片由田震琼提供,画作为作者原创,未经作者许可严禁商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前天和妈妈去超市,路上遇到新华保险冯主任在超市前面摆摊,和我说我们公司扩大招聘了,欢迎你来我们公司,我们聊了很久。...
    我不想长大阅读 550评论 4 3
  • 夏初晴朗住石滩,旭日东升爬南山。 双手牵枝又攀藤,两脚不慎走泥丸。 身边荆棘划衣破,怪石嶙峋挡眼前。 仰望浮云朵朵...
    朔翁西川阅读 436评论 1 4
  • 我是去年(也就是2017年)的7月底去的雨崩。 先大概讲一下雨崩村的情况吧: 雨崩村在梅里雪山群中间,像是一个...
    蘇小霜阅读 9,336评论 0 6
  • qdice007@gmail.com 2017-12-23 08:20 写在前面的废话 现在我们要开始搭建Had...
    qdice007阅读 2,451评论 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