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观察班级:大班
在实习时,从开始到结束,班上的一个小男孩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他是一个孤独的小朋友,在大班里没有小朋友喜欢他,班上的小朋友总是跟我说:“老师,他什么也不懂,你不要跟他玩了。”其实这样的说法,我不是听一个小朋友说,而是听到很多小朋友这样说。有一次在与老师们聊天的过程中,我听到了关于这个小男孩的一些信息。他是班级里面最大的孩子,但是他的发展太缓慢了。老师说,给这个小孩一些空间,他可以自己玩的很好。听了这样的话,我开始仔细观察这个小男孩。
在这个观察的过程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他的午睡。他是一个午睡习惯很差的孩子。在午睡的时候,当所有的孩子都睡着以后,他就会挠邻近孩子的脚底板,还会挠邻近孩子的耳朵。当我发现这样的行为时,我会走过去说他。说了他之后我发现他的行为变本加厉。这真的让我不知所措。有的时候当我说他的时候,他会把头埋进被子里,然后自言自语说:“光头强,不许砍伐森林。保护森林,熊熊有责!”听了这样的话后,我觉得他好像不太理会我。再到后来,我发现每次到了铺床的时间,孩子们都会跑过来跟我说:“老师,我不想和张浩轩挨着睡觉。”我觉得这个孩子的行为让我不解,我就会去找主班老师寻求帮助。老师说,首先,可能是我给小朋友的印象不太严厉,以至于在午休的过程中不守纪律;再次,这个小男孩睡觉的习惯本就不好,所以在铺床的时候要把他的床额外铺开;最后,也要给予适当的表扬。当他做的对的时候,有进步的时候要表扬。
分析:
通过老师的帮助,我进步了很多。最起码,我可以管的住这个孩子,我感到很欣慰。后来,我反思了一下,为什么这个孩子的午睡习惯会不好呢?我觉得父母也有一定的责任。好习惯的养成很重要,需要父母和老师配合。这样才能更好的成长。
措施:
1、我觉得首先父母要有午休的好习惯:父母其一有午休的习惯的话,在自己休息的时候就可以引导宝宝也躺到床上,即使不睡觉,也要做到安静不吵闹,慢慢的宝宝就会跟着家长一起入睡。
2、当孩子在学校时,教师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午休环境:把室内窗帘拉上,门关上、交谈声音降低等,使室内的光线、声响相对变弱、变低,这样孩子会更容易有睡意,但让孩子在相对安静的环境里休息,并不是说一点声响都不能有,正常走动、拿放物体产生的轻微声音是可以的。在引导孩子把睡眠时间集中到中午:上午时尽量引导宝宝多运动,多玩耍,避免长时间的睡眠,孩子玩累了、跑累了中午才会更快的午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