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打呼噜、张嘴呼吸有段时间了,我们也没在意,前段时间经亲戚提点,我们到医院检查,才知道他的腺样体肥大,已经堵住鼻腔80%的空间。我们换了家医院,挂了好几个医生的号,都是建议我们手术摘除,因为腺样体和扁桃体是相依相生的关系,扁桃体接近三度肿大,也是要一并切除。
虽然这是个在医学上技术成熟的小手术,但毕竟孩子才三岁就要接受一个全麻的手术,手术后半个月的时间只能吃流食,孩子咽喉不适挺磨人的。我们一方面心疼,一方面也明白这病不解决对他的身体和智力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宜早不宜迟。
下定决心在暑假前了了这事,无奈感冒一直没断根。上周末终于办了住院手续,验血、皮试、心电图、B超、听力测试,一圈检查做了遍,看着这个极度怕打针的小孩儿的眼神真是感觉内疚。前一天轻微咳嗽,到了第二天突然加重,血常规结果也是白细胞偏高,医生建议我们出院,推迟手术。先生办着出院手续,我带着孩子跑到儿科就诊。
第一次觉得育儿过程中这么纠结和无能为力。入院那天,有朋友打电话来,说是咨询了三个儿科医生后,建议我们只切除腺样体,扁桃体没成为病灶前能不切除尽量不切除,担心对孩子的免疫力有影响。听了这话,原先打定主意的我们顿时乱了方寸,跑去和科室主任、主刀医生商量,他慢悠悠地说:儿科和我们耳鼻喉科的观念是不一样的,咽喉部除了扁桃体还有淋巴环,没他们说的那么恐怖。我这里每天要做这么多手术,没见到哪个孩子免疫力降低。倒是不切除的,后期刺激又来做第二次手术的。这个你们自己决定。
那两天我夜里睡不着,翻来覆去,不想儿子受罪,更不想儿子受两次罪。作为不从事医学相关的人,如何来做这个决定真是需要勇气。医生站在他的专业立场提出了建议,但是他又不能强制要求病人或者家属完全遵从他的旨意。医生难,但他只要承担告知义务,病人和家属更难,他要承担实际的结果,行差踏错甚至要付出生命代价。作为儿女、妻子和母亲,以后肯定会在医院面临比现在更困难的抉择,有没有什么标准、原则供我倚赖?我是否能代替ta作出正确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