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豆妈逗娃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隐藏在画中的“秘密语言”
前年,我家大宝在某一个艺术中心学习漫画,同班一共有6个孩子,每次画完的作品,老师都会在群中发布出来,并进行点评。
有一次,老师没有像以往一样让他们临摹作品,而是让孩子们自己发挥想象创作。6个孩子的作品发布出来之后,有一幅画引起了我的关注。
这幅画是画了一个女孩,画面的色调是以黑灰色为主,没有彩色。女孩身穿裙子,细看裙子的花边图案里是很多的骷髅头。女孩的表情没有哭也没有笑,比较严肃。
因为这幅画的“气质”过于特殊,立马引起了我的“警觉”。
于是,我就问大宝画这幅画的孩子是什么样的?
女儿回答说,是一个比自己大的姐姐,平时话非常少,也不太跟大家交流。后来,听美术班的老师讲,这个女孩家里是做生意的,爸爸和妈妈离了婚。
我便嘱托女儿要多跟这位姐姐聊聊天,心中暗自祈祷,希望这个女孩可以逐渐快乐起来。
之所以想起这件往事,是因为前些日子发生在青岛的一个案例。
15岁的女孩将自己的妈妈张律师勒死后装进了行李箱,然后与尸体独处两天一夜。警察来抓这个女孩时,她还非常冷静。
这个案件一时引起很多关注,我也了解了一下。在新闻报道中,我注意到了一个细节。死去的张妈妈曾经在朋友圈里晒过女儿送给她的“生日礼物”:一幅黑白画,一盆虎皮兰。
而我看到这幅画的时候,警觉与不安又一次袭向我的心头。
是的,在我看来,在这2张画里都藏着“秘密语言”,那是孩子的哭声、呐喊、不安、愤怒和委屈,可父母们看到了吗?
绘画-潜意识的折射
早在20世纪初,弗洛伊德就第一个提出:人类的潜意识是可以通过他的绘画以及梦来体现的。
所谓潜意识,是长期压抑,并被我们忽略的内在。潜意识是冰山隐藏在水面下面的那95%,而我们能够看到的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只占到意识的5%。这就是著名的“冰山理论”。
绘画是人类天然的自我表达,也是无意识的表达,是一种“心理投射”。它可以帮助绘画者将自身不被接受的方面,转移到绘画作品上,通过创作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经历,所以,它能够反映出绘画者内在潜意识层面的信息。甚至可以说,一幅画里面潜藏的信息会超过人们语言表达出来的信息。
从19世纪末,心理学家开始尝试系统地通过图画来了解人类自身,而最初的研究重点就是在儿童身上。经过研究发现:即使是只能画简单线条的孩子,绘画中也可以反映出其心理的信息。
心理学家伯特通过对儿童绘画的分析,将儿童以及青少年的图画分成不同阶段。
2~3岁为随意涂鸦阶段;
4岁时开始有简单的线条;
5~6岁时用粗略的象征代表人和动物;
6~10岁开始描画细节;
11岁时开始临摹他人的作品;
12~14岁,偏好几何图形和装饰;
青春期对色彩和形状产生兴趣。
不论是哪个阶段的绘画,由于孩子对图画的防御心理较低,常会通过绘画来反映潜意识层面的信息,并帮助绘画者缓解紧张以及摆脱心理焦虑。所以,通过绘画来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是一种不错而且可行的方法。
如何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儿童画
当家长看到孩子的画时,常常无从分析,这里分享一些心理咨询师看儿童画的方法,虽然家长们没办法掌握到细致,但是关注到一些大的点以及问题,我认为还是可以的。
当我们拿到一幅儿童画时,可以从三大角度去分析。下面,我会结合“虎皮兰画”来为大家讲解。
一、整体分析
包括画面大小、笔画力度、构图、颜色等。
1.画面大小及位置分析:
-------画面比较满比较大,自我能量大,代表以自我为中心,攻击性强、情绪化、躁动,或因内心无力感而投射的防御机制,物极必反。
-------如果画出纸外,表示失控,自大。以上两者都倾向于与人接近。
-------画面极小,表示胆怯、害羞、内向、自我评价低、封闭、欠缺安全感、情绪低落、退缩。
-------如果画在纸的下方,而且很小。自我形象极小,自我身心能量很低。
-------中间位置偏高,具有安全感,自信。
-------完全正中,没有安全感、严谨、固执、自我中心。
-------纸的上部,有志气,有抱负,欲望强。
-------纸的边缘,缺乏安全感和自信,需要外部支持,害怕独立,逃避新尝试。
-------左上角,代表比较矛盾、胆怯。
-------右上角,代表压抑、不愉快的记忆、退缩。
-------画面非常小,没有安全感,退缩、沮丧,自我能量不大。
-------反复涂擦,代表焦虑不安,不满自己。
-------很多阴影,代表担忧和焦虑,抑郁的情绪。
2.笔触力度分析:
-------画得很有力,自信,果断,思维敏捷,凡事坚持。
-------用力过度,甚至把纸都戳破,代表神经紧张,会有攻击性,脾气暴躁,发泄愤怒。
-------画得无力,或倾其所有,忧郁不决,退缩,缺乏安全感。
--------断断续续的线条,依赖,情绪化,怀疑人生意义,崩溃边缘,或面临巨变。
3.线条分析:
-------- 直线:精明干练,沉着稳重。表现在孩子身上,就是孩子做游戏时有领导能力,对朋友重感情,如果女孩子常画直线,则表示孩子有男性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 曲线:温柔柔顺,内向的特质。男孩子常画曲线,则表示有女性心理倾向。
-------- 水平线:和平、安全和稳定性,与同伴们容易相处,并且相处融洽。
--------垂直线:积极肯定,明快的情绪和特质或性格。
--------粗线:个性比较强,容易冲动,常有欺负同学的行为。
--------细线:柔顺、轻巧、胆怯、害羞。
--------又短又直的细线:细线多,曲线少,表示锐利的角度多,有攻击性。
4.色彩分析:
--------如果孩子心情愉快,开心活泼,则画面色彩丰富,会用明朗的色调,比如,黄色、粉红色、黄绿色。
--------忧郁烦闷,不安时,画面上的颜色比较少,通常会用暗色调,比如,黑色、暗绿、灰色等。
--------暖色系红、橙、黄:比较自由,对爱情的满足,自我的中心,同情依赖他人,比较协调,孩子幸福快乐,家庭状况良好。但要注意,在孩子6岁前常用红色比较正常,但6岁之后过度频繁使用红色,则有暴力倾向,对感情自控力差。
--------冷色系绿、青、蓝、茶、黑:表示压抑、不适合、理智的抑制、自私、反抗性,需要疏导。这里也有一个年龄段,5岁之前偏好蓝色,说明孩子有分寸。但6岁之后大量使用蓝色,一方面表示孩子适应力较好,但也有可能孩子过于自我约束。
我们拿虎皮兰这幅画来看,这是一个15岁女孩送给妈妈的“生日礼物"。所以,有人说这只是一幅随便画的画,没有什么参考意义,我并不认同。
让我们来仔细看一下这幅画。
这是一张从本上撕下来的横格纸,从照片上看不出这张纸整体的大小,但从格子的数量大概来推断,这幅画所占纸的面积并不小,可以归为画面比较满、比较大,这其中就暗藏了一些攻击性。
虎皮兰上有很多用黑色的线构成的阴影,代表担忧和焦虑,抑郁的情绪。
整个画面的笔触感觉比较用力,反映孩子神经紧张,会有攻击性,脾气暴躁。
整个画面中又短又硬的线比较多,而曲线很少,从虎皮兰的整个形态到细节处都有很多锐利的角度,这些都代表了攻击性。
画面的颜色更不用说,就是以黑色为主。代表着孩子压抑,不适合,理智的抑制,自私,反抗性,需要疏导。
所以,这幅画从整体上看,就已经透露出孩子的心理状况不好,应该引起家长的警觉。
2、从画的过程去分析
这个主要是指在孩子画的时候,要观察他先画什么,再画什么,中间是否有涂擦,绘画总共用了多长时间等等。
这个观察过程需要更专业的知识,而且虎皮兰这幅画的绘画过程我们也无法知道,所以这里就不作详述。
3、从画的内容分析
就是说这一幅画的主题是什么,都画了些什么内容,是画的人,还是树,还是房子,又或者是某种动物。
比如画树,代表着生命意义,它可以表现出个体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个体生命成长的历程。
再比如画房子,表示个体出生与成长的家庭。房子可以反映出个体的心灵空间,以及孩子对家庭的情感和看法。
同时,孩子经常画的人物,比如说妈妈或者爸爸,说明在孩子心目中,这个人有很重要的位置。孩子通过画这个人来表达强烈的爱与依恋。
拿虎皮兰这幅画来说,它的花语是坚定与刚毅,寓意不屈不挠的精神,坚强面对生活的困境。虎皮兰的形状像宝剑,叶子表面具有像老虎一样的花纹,给人的视觉冲击力是比较强的。
在妈妈生日时送这样一幅画,也是孩子潜意识中的一种表达。
为什么要坚强和刚毅呢?因为遇到了困境需要克服。
为什么要不屈不挠?因为已经感受到了压抑。
妈妈本来应该是一个温柔的存在,但为什么孩子选择画像宝剑一样的虎皮兰呢?因为孩子从妈妈身上感受到的是锐利甚至是伤害,孩子感受不到安全。
当然以上解读是仅就我从画面上感受到的信息而言,在实际的心理咨询当中,我们还要注重跟作画者之间的交流,特别是要重视作画者本人对画面的解读,观察作画者非语言的信息(比如身体的姿态、小动作等等),同时也要考虑作画者本人的年龄、思维等信息。
对于家长而言,对孩子的画进行分析并不能够机械地照搬一些解释,但是掌握一些粗略的方法还是非常有用。至少可以让家长提高一些警觉,如果觉得孩子的画中有一些令人担忧的元素,不妨多跟孩子进行交流,发现端倪,及早梳理。
孩子心理状况不好,家长怎么办?
前面分享了如何通过孩子绘画中的“蛛丝马迹”来发现其心理状况,或压抑,或抑郁,或紧张,或恐惧,但这只是第1步。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帮助孩子疏导心理。
虽然说面对不同的负面心理,我们可以有更针对性的方案,但是也有一些普遍起作用的方法,这里也分享给家长们。
1、倾听
作为父母,要学会引导孩子将自己不好的情绪表达出来,而家长则要做好听众这个角色。好的听众,就要少说多听。当孩子在表达的时候,家长不要做道德评判,是非论断,好好倾听,让孩子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想法。
2、沟通
当家长明白孩子负面情绪的焦点在哪里后,不妨在孩子平静的时候,讨论一下这个话题。比如,孩子对某一些事物有恐惧,那么就通过交流科学的知识,让孩子逐渐明白自己恐惧的东西并不是那么一回事。有效而充分的沟通,一方面是情绪的出口,另一方面也是找到解决办法的途径。
3、允许孩子哭
哭是一种有效的解除紧张、烦恼和痛苦情绪的方法,因为眼泪中含有一种毒素,排泄出去对身体有好处。同时,哭本身也是消耗负面能量的。
4、绘画本身也是一种治疗
绘画本身也是一种自我表达和宣泄的途径,孩子在绘画的过程中,可以将潜意识内压抑的情感与冲突进行疏解和满足,通过绘画将内心冲突中积极和消极的因素升华转化成成长的动力。所以,绘画创作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治疗过程,绘画具有治疗意义。
所以,当孩子情绪不好时,家长也不妨鼓励孩子通过绘画来表达。一张纸,几支笔,让孩子自由发挥就好,当孩子画得凌乱或者不好时,家长也不要过分指导。
如果我的文章对您有帮助,关注、评论、点赞、转发、收藏都是对我的鼓励,谢谢!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立删)
我是“豆妈逗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曾经的教书匠和班主任,青云计划获奖者,多平台原创作者。一个走过南闯过北,努力探索人生和世界可能性,超有烟火气的俩娃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