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危机感】
整理金融科技史的过程中,看到技术的变革逐步替代淘汰人力,连决策都有可能被机器取代,顿生危机感。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选择怎样的积累和追求,未来才不会被AI替代?
老板课上也提出这个问题,那些金融精英们几乎达成一致意见:那些无形的intelligent capabilities(深度思考、质疑反思、创新力及领导力)最难被取代。
但还是有追赶的空间,只要算法经验储备足够,机器或许可以作出不输于人类的决策。但到底人类无可替代的特质是什么,换言之,what makes us human?似乎又上升至哲学问题。
以目前的感悟,大概会说“connection(联接)”,人与人的联接、人与物的联接、人与自然的联接、人与上天的联接,这其中可能还会带出同理心、爱与慈悲、人文关怀、家国情怀、环境正义、道德追求、灵性追求等等。或许这些被现世嗤之以鼻的无用之物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石。盛老说,人来这一遭,不过是体验各种人生,获得自己对人世的理解,如是而已。
所以,无需执象而求,无需畏惧无常,活好每一个当下,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此路不通那就另辟蹊径,随遇而安,落得自在。
【关于理性和直觉】
最近读Daniel Kahneman的《思考快与慢》,想起去年和好友吃饭时的一段闲聊:冥想对直觉的培养是否会和理性思维起冲突?
以前觉得,持续性的积累可以建立起类似概率分析的行为识别,培养对某领域的直觉和灵感。但后来发现,这样的直觉和灵感或许受限于现有认知储备的瓶颈和环境的影响,判断或随大流或biased或难有突破。如何培养“好”的直觉,能够正心、准确、独立地做出判断?
离开北京前夜,在朋友圈写了这几个字:“放下做事者的执着和思考者的自我,才能更好地享受交托”。掌握知识的全貌后,能够跳出对专业的迷信和对技术的执着,用常识性的思维去判断和演绎。而这需要顿悟的智慧。
前一阵读古代哲学,道家发展至宋明时期,出现理学和心学的分支。以前更崇尚朱熹“绝知此事要躬行”,追求外在之道。但现在更认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吾性自足,不假外求”。需要先“格心中之物”,而后致知。通过静坐反思正心,建立更专注、纯粹的理性思考,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两者并不矛盾。但正心,需要足够静观和明辨的能力。这不仅是思维层面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去伪存真;还需要thoroughly purify ourselves, from inside out, on a regular basis.
【关于平衡】
以前觉得,只要遵循戒律,认真清洁,专注静坐,就会达到中脉的状态。但是回到现实生活中,仍然有无法把控自己情绪的时刻,仍有不知所措内心惶恐的时刻。于是乎,意识到“中脉”其实是一种体验哲学。需要在每个当下,不断将冥想中训练的定力和专注、张弛与平衡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调试纠正反思学习,寻求更优态,而非最优解。
孰能浊以澄?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道德经·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