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因为天生有点迟钝,我是一个读书特别慢的人,所以我到现在也没有看过多少大文学家的作品。在上大学之前,看过最多的书是郑渊洁写的。而上大学之后,尽管学校开过文学课,但我的注意力主要被影碟店、照相机和剪辑软件这些东西吸引了。所以,基本上当我开始工作,开始对文学感兴趣之后,我发现已经错过了读书的绝佳时机,而这也导致我三个月前才看过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并感受到了早就想感受的折服之情。
尽管自己总是骗自己说还有一辈子时间慢慢读书,但有时候看着自己买的千百本书,一声长长的叹息就好想要从心底回荡到时间的尽头里去。
而这时候,当你看到大头马的《一块丽兹饭店那么大的沉香》这篇小说,你就会感到绝望。小说收录在她新近出版的《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一书中。在这篇小说里,这位十分年轻的作者轻易地在文章中列出诸多文豪的名字,并试图用这些文豪的写作风格来组织、或者说游戏出一则只存在于文字中的时空。
小说故事很简单,就是作者与角色“W”的暧昧关系,也许还有一点爱情成分。小说中列出的名家作品诸如《麦田捕手》、《搏击俱乐部》、《米格尔大街》、《小镇奇人异事》、《中国套盒》、《悠游小说林》列出的作家诸如保罗·奥斯特、雷蒙德·钱德勒、威廉·巴斯特、塞林格、海明威、索尔·贝娄、奈保尔、哈金、略萨、艾柯、伍迪·艾伦……甚至是天才编剧查理·考夫曼。
这些作家和作品,除了绝少数的几个,基本上我都没读过,这也就为阅读带来了阻碍。因为倘若你能够如作者一样都读过并且了解这些作品的风格或写作方式,也许你会更自如地阅读这篇小说。不过,即使你了解了小说中提及的这些作家,大头马还在小说中设置了另一层障碍,即文本的结构方式。小说分了六个部分,但每一个部分基本上到最后都戛然而止,在下一部分的开头,作者开始消解自己此前的写作,情节在这种结构与解构之中慢慢结起一张网,你在各个结点处也许看到情人的暧昧,也许看到写作技巧的炫耀,也许看到作者自己生活素材的影子。
我在两重障碍面前读完并远离了这篇小说,它变成了记忆中的一张奇怪的蛛网,而网落下的影子,成为毕加索那种立体主义式的割裂而又完整的剪影的样子。
总体来说,这仍然是一种文字的炫技。而另一篇《阿姆斯特丹旅行指南》则近乎达到智商炫技的程度,它有着完整并且精彩的故事,甚至成功地融入了情感元素。
在我的阅读体验中,情感在《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一书中是稀罕之物,即使作者描述到了情感,通常也都是冷冰冰的,保持了充分的距离。比如小说《婚礼偷心指南》,偷情组织的“偷心客”之间的情感是故事重要的核心,但作者多少避开了这个核心,故事的创意本身被凸显了。
《阿姆斯特丹旅行指南》这篇小说很容易让人想起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盗梦空间》,在那个非同一般的男妓“妓院”(也可以说是爱情体验馆)中,通过“服务生”提供的某种神秘的致幻成分,主人公能切切实实地体验到某种婉转爱情或直通情欲的幻象。而“旅行指南”也就可以理解为精神扭曲指南,或者致幻指南。故事的悬念很有意思:女主人公去阿姆斯特丹嫖妓。故事的人物也很有意思,女主人公的朋友杰西卡·李是一个击碎规则的女人,狂热拥抱生活中一切越矩的事情,简单来说其实是就是藐视常态的生活。故事的转折也有意思,消失了很久的杰西卡·李再次与主人公相聚时,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而随着侦探小说般的对读者心绪的勾引,你成功地被作者套在了她的文字迷宫中,而后进入到她早已准备好的幻象华彩之中。
如果说大头马此前的《谋杀电视机》仍然在写作路途上奋力探索的话,从《不畅销小说写作指南》开始,她基本上开始有了逐渐成熟的写作方式,也就是说,尽管她在书中提及了许多著名作家,但她没有落入任何一个作家的文字巢穴,她在试图创造自己的文体。但读者也会在这八篇作品中发现,她在讨好读者的娱乐、高智商创意的快感,以及审视自身的严肃写作中来回摆荡,而最终会达到怎样的平衡,只能去问身处未来的作者本人。
这本书里,情绪最激烈,最具有野心,写得最狂恣的,并非书中的各篇小说,而是本书后记《我听说海水曾经被分开》,作者这样的文字并不多见。你会在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闻见醉意,闻见理性断裂之后的跳跃,闻见迷幻药的强光,闻见诗的暴风雨,闻见她自己心底的深渊。
在这篇后记中她写道:“我泡在鬼魅般天堂色的内陆湖里放弃思考,蒸腾的气雾被刺骨的寒风吹散,突然间涌现出神与神的交谈。”
你当然会在这种语句中闻到这位作者野心的形状,这些野心自然也蛰伏在书中其他小说中。这种野心是作者的真相。这个世界有很多个真相,可以说有多少个人就有多少个,大部分是随着肉身的消灭而被埋葬了,而大头马的真相将留在世上,并且是比较有意思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