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及笔记时间:2016年12月7日,19:00-23:00;4小时;
阅读书本:《美的历程》;作者:李泽厚;2009年7月第1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P1-217页;
阅读目标:了解中国古典文化之美的发展历程
阅读方法:影像阅读、精读
整书笔记及感想:
阅读3小时,笔记1小时。
这是一本令我爱不释手的书,它介绍了中国8000年文化中美的形态、美的精神的发展历程,作为一个中国古典文化的粉丝,看到如此经典的书籍自然是要眼睛也不眨一下地追随的!
所有的文化的美都无可避免地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生活状态紧密关联,中国的文化发展自然也不例外。
龙飞凤舞,远古的呼唤:
中国的地大物博,在远古时期,华夏大地上有着无数的小部落,不断地发生兼并,最后“龙”和“凤”为主要图腾标记的东西两大部族联盟,经历了长时期的残酷战争、掠夺和屠杀,逐渐融合统一。“龙”与“凤”最开始也许只是“蛇”与“鸟”,每经历一次重大兼并,就将其它部族的图腾加入进去,渐渐演化为最后的两个虚构的图腾形象“龙凤”。在当时,所有的图腾都代表着巫术礼仪的组成部分或符号标记,因此,表象的“龙”与“凤”是有观念内容和情节意义的,它们通过巫术礼仪,凝冻浓缩在了器皿的抽象纹饰符号上,它们的背后是火一般炽热的虔信与血的融合。
到了父系氏族,巫术礼仪与原始歌舞逐渐分化,前者成为“礼”—政刑典章,后者便成了“乐”—文学艺术。
从最初的半坡采陶上的各种鱼纹及含鱼人面到马家窑期的蛙蚊和鸟纹,它们应该也是图腾的符号,而不是纯粹的装饰,经过岁月的冲刷,这些动物形象由符号演变为抽象的几何纹,就象我们今天所见到那些纹饰。这些纹饰开始是写实的、生动的,后来逐步走身图案化、格律化、规范化。
所以,从一开始,我们所见到的美就不是一般的纯粹的形式,而是“有意味的形式”,它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
在从母系氏族到父系家长氏族,剥削、压迫、社会斗争在激剧增长,陶器纹饰的美学风格也由活泼愉快走向沉重神秘。
青铜饕餮,狞厉之美:
历史从来不是在温情脉脉的人道牧歌声中进展的,它经常要无情地践踏着千万具尸体而前行,战争就是这种最野蛮的手段之一。从炎黄到殷周,氏族间的合并战争带来大大规模的屠杀、奴役和剥削,青铜器,作为战胜方歌颂战争及供献给祖先而诞生了,饕餮作为这些青铜器上的纹饰用于震慑恐吓异氏族、保护本部族。它的背后透着狞厉的权威,岁月流去,如今我们再去欣赏这些殷周时期的青铜器时,淡化了血腥,能感受到它有一种崇高狞厉的美。
与青铜时代同时发达成熟的是汉字,汉字出于“象形”“指事”的本源,又蕴涵着“指事”“会意”的内容,在发展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汉字以更为自由、更为多样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出、表达出种种形体姿态、情感意兴和气势力量,最终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线的艺术—书法!它们是净化了的线条美!它们是多样流动的自由美!它们富有着生命暗示与力量的美!从甲文到金文到小篆,到汉隶,再到草、行、真,随着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变迁,它们在“上下左右、方圆大小之形”的结体和“疏密起伏”“曲直波澜”的笔势间,创造出惊人的美!
唉,作者的书写得太美了,也令写笔记的我,一写不知时间过,用了一个小时笔记,而美的历程才抒发到殷周……看来要以后再补后面的笔记与感想了。
感谢作者,给了我一次中国文化美的盛宴!非常愉快的阅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