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虽然这句话有些绝对,但是足以说明金钱的重要。
自从货币诞生以来,迅速链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千年来它的重要从未褪色。
虽然说钱不能买来爱恨情仇,尊严和受过的伤害,但是钱能解决绝大多数的生活困境。
《平凡之路》里面的祝欣欣就在尊严和金钱中挣扎。
她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但是遇上了渣男富二代贝勒。
她为了泡女孩专门去上了那种教男人骗女孩子的课程,然后通过一场剧本杀,对视八秒,就死死握住了欣欣的命门。
欣欣本是讨好型人格,善解人意,处处都考虑别人的感受,万事宁愿委屈自己。
可是越是这样,贝勒越得寸进尺。
他删除她的同事微信,对着她无缘无故的发脾气,然后用很夸张的方式去取得她的原谅。
伤害了一次又一次,又一次又一次用鲜花和甜言蜜语哄回来。
美其名曰,都是因为我太爱你了。对欣欣进行道德绑架,精神控制。
因为嫉妒发狂暴打欣欣一顿,把她赶出了家门。
失魂落魄的欣欣穿越熙熙攘攘的大街,看着路过甜蜜的情侣,大概还对他抱有最后的幻想。
可是当她再次敲门,要手机,换来的是更多的辱骂和让她跳楼的话语。
站在楼顶,风吹起长发,她该有多绝望,试图用一跃而下结束生命。
好在遇上了下面的遮雨棚,捡回了一条命。
即使这样,她没有坚持让法律给她公平正义,让那个曾经羞辱他的男人得到应有的惩罚。
而是最终决定和贝勒签谅解协议书。
弹幕里很多人骂她烂泥扶不上墙,青瑶只能说未经他人事,莫劝他人善。
潘岩的一句话揭示了她原谅贝勒的理由,“谁不乐意看到坏人受到惩罚呢,这正义的成本是你掏吗,是欣欣自个儿掏。”
祝欣欣来自一个三线城市,家庭经济条件一般。
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弟弟还在读书,一家人的生活并不富裕。
在她出了事以后,父亲气病了,不但挣不了钱,看病还需要钱。
弟弟本来要出国留学的,现在更是不可能了。
母亲连日来一直照顾她没有办法工作,现在租着房子一边照顾她,一边在外面起早贪黑打零工。
而她什么时候能回去工作还不好说,还需要看很长一段时间的心理医生,这些都需要钱。
她可以诉求法律重判贝勒,让他得到相应的惩罚,可是就算他把牢底坐穿。
欣欣还是要面临这一变故带来的生活困难,甚至未来一家人的生活会举步维艰。
尊严是有了,正义是得到了,可是对她有啥现实意义呢。
坏人做坏事了确实需要付出代价,不然人人都去当坏人,这世界不乱套了。
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有钱人家的孩子在外面飞扬跋扈胡乱霍霍,因为有钱,因为他们也拿捏住了穷人的软肋。
为了五斗米不得不折腰的屈辱。心有不甘又怎样,伤心难过又如何,人首先要活着,有了基础的生活资料,才能去谈尊严。
与其为了那个不能吃不能喝的尊严和公平正义,还不如多要一些赔偿。
且不说能够回到过去正常生活,至少可以解决目前的困境。
人生总有些时候是要打碎牙往肚子里咽的,尤其是没钱,没本事,没底气,没背景的人,这样的时刻更多。
为什么那些送外卖的快递员会对顾客的辱骂不敢言语,因为他们怕差评,怕扣工资,怕孩子交不起学费,怕房租没着落。
谁不想要公平正义,谁不想要恶人牢底坐穿,可是现实就是现实。
坏人就算是死了,我们解了心头恨,然后呢,还是需要为一日三餐奔波。
舒一男不理解是因为他从小家境优渥,不需要考虑物质生活,只需要追求理想就可以。
范小天义愤填膺因为他不想欣欣受委屈。
潘岩理解是因为他曾经和母亲两个人也是一路苦过来的,他知道经济补偿和法律制裁哪一个更符合当事人的既得利益。
如果祝欣欣也像舒一男这样的家庭,那么她会毫无疑问选择追责到底。
可惜她不是,这是她为自己曾经的选择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青瑶一直倡导多读书,因为读书多了你的认知提高了,在做选择的时候就能做出对你来说最好的选择。
如果祝欣欣足够清醒理智,那她就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原谅贝勒,把自己逼上这样的绝路。
读书也会让你学到更多的知识,帮助你的职业道路走得更久,更远,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兜里有余粮,万事不慌张。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