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午休陪读看教育合力

    今天,当家委会成员把陪读注意事项发给我时,我从心底里为她竖起了大拇指,由衷地为她点赞!这份细致入微、条理清晰的注意事项,无不彰显着家委会工作日益专业化。我不禁暗自思忖,这难道是为了成就班级更好的发展而量身定制的吗?

    这份注意事项具体而明确,每一条都关乎着孩子们的学习与生活环境。第一条“电话保持静音,不接打电话”,看似简单,实则意义重大。在教室这个需要专注与宁静的空间里,手机铃声的响起无疑会成为干扰因素,影响孩子们的学习与休息。家委会成员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细节,并将其列为注意事项之首,足见其对营造良好教学环境的重视。

    第二条“在教室不能吃东西,孩子们不能随意丢垃圾”,更是将文明习惯的培养融入到了日常管理中。教室是孩子们共同学习的地方,保持其整洁卫生,不仅是对环境的尊重,更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珍视。通过这样的规定,引导孩子们从小养成爱护环境、讲究卫生的好习惯,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品德基础。

    第三条“午休时间尽量让孩子都睡觉,时刻保持教室安静,一旦发现有捣乱的孩子,该说说该嚷嚷”,则体现了家委会成员对孩子们午休质量的关注。午休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恢复体力、调整状态的重要时段。只有保证充足的午休,孩子们才能在下午的课堂上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学习状态。而“该说说该嚷嚷”这样的表述,虽然略显直白,但却透露出一种对孩子们的关爱与负责,旨在引导他们学会自律,懂得尊重他人的休息时间。

    第四条和第五条则聚焦于卫生检查与维护。“午休前领导们会去检查卫生,让同学们再检查一遍,把卫生再打扫一遍,特别是门窗(内外)、楼道、墙壁(门口的)、楼梯、楼梯间、院区(保洁),不能被扣分”,以及“孩子们睡觉期间,我们闲了可以再检查一下卫生,发现那里需要整理打扫的,咱们再去打扫整理一下”,这两条内容不仅体现了对校园环境的重视,更展现了家校合作中对细节的执着追求。一个整洁的环境,不仅能让孩子们身心愉悦,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参加陪读的家长们也确实不负众望,一一按照家委会发布的注意事项去做。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孩子的爱,对班级的支持。在家长们的积极参与下,自从有了午休陪读活动,我们班的孩子们午休质量都明显提高,下午上课睡觉现象几乎为零。这一变化,不仅让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得到了提升,也让老师们的教学工作更加顺畅。

    这一系列的变化,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家校共育的强大力量。教育从来都不是学校或家庭单方面的事情,而是需要双方紧密合作、共同努力。家委会作为家校沟通的桥梁,在这次午休陪读活动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