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建英:隔在施幼珍和宗庆后中间的那一抹腮红。

          藏在施幼珍心里的,不仅有对亡夫深深的思念,亦有婚变后如刀剑般剜心的疼痛,施老太太将这种只能藏在心里的爱恨全部寄托在称呼杜建英为小妈的唯一长女宗馥莉身上,希望其为自己“报仇雪恨”,而作为娃哈哈掌门人的宗馥莉终于不负母亲施幼珍的厚望,在宗老离世两周年的时间内,终于手起刀落,快意恩仇。于是,一场针对财产的豪门恩怨浮出水面,对簿公堂已在所难免。今天,我不想谈宗老爷子裤裆里的那一点破事,更不想讲施幼珍这么多年如何的忍气吞声,只想讲一讲作为杜建英那一抹红唇的幸与不幸。

        衡量女人对男人的爱,只需看一件事,那就是这个女人是否愿意为这个男人生孩子。如果说宗老原配在身体没有任何问题的前提下,仅仅为宗庆后生下宗馥莉一个孩子,那么杜建英前前后后为这个同自己父亲年龄差不多的男人生了二个娃(有人说是三个)。不仅把子宫贡献给了宗家,更是把自己的一生的精力奉献给了娃哈哈。在中国传统婚姻的认知里,杜建英以妾的身份终其一生任劳任怨,图的终不过是“士为知己者死”的一腔热血。

        将杜建英和宗庆后在美国拿结婚证比喻成“小三上位”是完全错误的,但令人不解的是,作为浙大的高材生,又处在芳华正茂的年纪(时25岁加入娃哈哈集团),怎么就迷恋上了有妻有女且与自己相差一辈的宗老呢?且甘心解下红裙,呈上玉体。据可查数据,杜建英于1991年加入娃哈哈,到1996年和宗老的第一个娃诞生,这其中的三角恩怨虽然被隐藏得天衣无缝,但也难免有传言流出,据说当时宗馥莉就说过她爸妈关系很紧张。

        如果说施幼珍代表的是传统文化中“温良恭俭让”的大家闺秀,那么杜建英代表的“才艺双全”的小家碧玉,用张爱玲《第一炉香》里比喻,就是红玫瑰和白玫瑰。据说宗老在推出娃哈哈口服液大获成功之后,因自身文化程度不高,想吸收一些高学历的人才进入企业,于是就有了“庆后慧眼识建英”的传奇经历。如今回顾这段父女之恋,隐隐中似乎有着不可明说的暧昧。

        如果按照网传的信息(当然不可信),宗庆后一生不止两个女人,据说第三个私生子又是跟另外一个女子所生,这一点还需要更强的考证,当然,这个不重要,托尔斯泰曾在《日记》里写道:“食欲很难克服,性欲极难克服,虚荣欲无法克服” 。宗馥莉在父亲的葬礼上将父亲塑造得如同圣人,放在今天看来,这就是一起封堵杜建英这一支血脉的阳谋大手笔。

        事实上,2025年7月12日由宗老三个私生子女在香港和杭州同步起诉宗馥莉的这场豪门大戏,其根源就在于此。为了能够还原起诉的真相,在此做简单描述:

        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这三个非婚子女,起诉宗馥莉的诉讼要求:禁止宗馥莉处理香港汇丰银行账户资产,在杭州法院起诉要求获得各自价值7亿美元的信托权利。

        依据谁起诉谁举证的原则,三位私生子女要提供宗老生前的遗嘱或其他有利的证据估计很难,宗老也应该没有可能留下任何口实,唯一有可能的是宗老在临终前通过口授的方式要求宗馥莉不要亏待“弟妹”。至于是否每人安排7亿美元的离岸信托,估计只能凭宗馥莉的良心了。

        然而,良心这个东西是最靠不住的,宗老走后的这两年里宗大小姐的所作所为就已经表明了宗馥莉要为母亲复仇,为母亲讨回公道。于是,这场财富争夺的战争在宗老的棺材钉还未生锈之时就已经刀兵相见了。我不知道在九泉之下的宗老是否为自己所安排的后事而遗憾?

        总之,由宗老的三位私生子女所发起的这场豪门官司如果不出意外,必得以三位私生子女的失败而告终。这也恰恰说明宗老将娃哈哈交到宗馥莉手上有着先见之明,在所有的宫斗剧中,唯有心狠手辣,方能一统江湖。

        写着写着,我突然为杜建英的遭遇深感不值,这么一位绝世红颜,才华卓著的美人,只因在人群之中被宗老多看了一眼,于是,便隐忍着无名无份的身份,到最后连自己的亲生骨肉都分不到一杯汤羹,思之,怆然。

        辛词曰: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