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ger is better:悦纳自我,发现宝藏

48-inch-tall girl

曾经流行这么一句玩笑话:不到180的男人都是残废。本人作为一名矮个男性,一直饱受外貌歧视(Lookism)的困扰,更甚者,我本身对他人有外貌歧视。今天偶然看见一个Ted speech,一个大约120cm的女性讲述了她的成长历史,让我十分感动,标题即今天文章的标题:“Bigger is better”。


一、这是个看脸的社会

我们常说:这是个看脸的社会。这反映了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大多数人有这样的固定思维模式:漂亮比丑陋好,高比矮好,瘦比胖好。拥有前者特点的人,人们往往愿意把她/他与更高的社会地位、更良好的品德等要素联系起来,而后者则更容易让人往坏处联想。


二、外貌歧视下的收入差距

外貌歧视对人们的收入有影响,一组研究数据表明,BMI指数对于女性收入造成更大影响:越瘦的女性收入越高;身高对男性收入造成更大影响:越高的男性收入越高。虽然我没并未做过横向对比,但我同意这一结论,这与我在生活中的观察基本相符。

不过我倒不太在意身高对我收入的影响,引用知乎某位大V的话:“大多数人远没有足够努力到拼天赋的程度”,我来改编一下:“大多数人远没有足够努力到拼身高的程度”。


三、外貌歧视的本质

外貌歧视(Lookism)在本质上是一种认识偏差(Cognitive bias)。实际上,任何歧视都是一种认识偏差,包括性别歧视、种族歧视,还有职权歧视。

性别歧视(Sexism)指人们更容易把男性与正面的社会形象联系起来,比如当我们提到“领导”这个词的时候,大多数人的脑海里浮现的是一个男性的轮廓,比如当我们提到“科学家”这个词的时候,大多数人的脑海里可能也是一个男性的身影;而当我们提到"差劲的司机“这个词的时候,大多数人第一个联想到的就是穿着高跟鞋的女司机手忙脚乱地从车中走出查看事故情况的场景——事实上,男司机的事故率更高。种族歧视(racism)指人们更容易把白人与正面的社会形象联系起来,而职权歧视(日语中的パワーハラ,即Power harassment)指人们更容易把高职位的员工与正确的决策联系起来等。

认知偏差是一种长期经验为我们带来的捷径(Shortcut),因为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认知偏差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下判断,而这个判断有大概率是正确的。但当我们在做重要决策的时候,或者说我们过度依赖认知偏差帮助我们决策时,认知偏差会让我们离真相原来越远。


四、悦纳自我,发现宝藏

矮只是人的一个物理属性。《被讨厌的勇气》书中有一个智者说过这么一句话:“155的身高只是一个低于平均数的客观测量数字而已”。这句话说得太好了:矮只是一个理性的观测数据而已,高与矮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我们为何把矮的人与其他社会属性联系起来?别人的认知偏差我们不必去指责,但当我们因为自己的高矮胖瘦无法悦纳自我的时候,这是件多么令人悲伤的事情。

悦纳自己,经常和自己说:“我很棒,我无法影响别人的观点,但我永远是我自己的主宰”。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宝藏女孩/男孩,每个人都有与他人不同的物理属性,从种族到性别再到外貌都是如此。我现在能做的,只有感谢父母给了我矮的身材。矮并不糟糕,也不可耻更不可悲,只有自己觉得矮丢人的时候,矮才会真的变得糟糕。每个人手里都有一副老天发给你的扑克牌,当我们停止抱怨“手气怎么这么差”,开始思考怎么打好手头现有的牌时,好戏才真正开始。


外部链接:

维基百科“外貌歧视”词条: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ookism

ABC电台对外貌歧视相关节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eIiqHO-0gY

Ted演讲之“Bigger is bett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QMvkLuq2nU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要开始粉玉刚小可爱了!!! 不能更可爱了!!!
    Samsam斯密达阅读 748评论 0 0
  • 时间管理重不重要?大家都有不同的见解和感受吧!我最深的感受就是每天睡觉前自叹我的书没看几页呢,今天又没有更文了,我...
    百凌爱读书阅读 3,199评论 0 2
  • “窗外雨纷纷,落花亦纷纷。没有太多情绪,掠过的影子,消失在烟雨中,正好,可以安静地看几页书,写几行文字,在旅途中…...
    絮飞儿阅读 2,206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