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买这本书完全是因为曾经卑劣的愿望——想做一个编剧。初中的时候乱七八糟看书,有一个很佩服的姑娘,常常给自己的小说人物起一些拗口又晦涩的名字,走的孤独,也活得开心。
多方面去揣度文字背后的人是个很好玩的事情,至少我“偷偷摸摸”这么干了无数次。有的人文字拧巴,笔下是一片静寂的森林和海洋,日常却是一个大大咧咧藏不住委屈的怪力少女;有的人动辄就是长篇“八股”,实际上活的比我还会吃还能闹……开头讲的、我佩服的那姑娘,可能是少见的文字和日常相同意味的人。有时候看她写小说,就像是一条鱼硬生生揪下自己的鳞给别人看那般用力——她真是一个对自己文字充满了认真感的“青春作家”。或者我应该如她所愿,叫她“青年作家”。
她是中戏毕业的。
小时候的喜欢,总是来的很无逻辑。
然后又是潇洒自如的史航,再然后就是一点点的“情根深种”。不过可惜,最终还是只能眼睁睁看着闺蜜去实现了我的夙愿。她给我讲专业里那些开心的和不开心的事情的时候,我都会暗暗生出一种小孩子脸的羡慕:真好啊,就像是我梦想中闪光的样子。当然,她总是在我的心里,在我身边闪闪发着光。
而我呢,就是一个很普通,甚至有点灰头土脸丢兵折将的样子。
离自己想要变成的样子越来越远,生活中甚至还是总出现很多杂七杂八的事填充每一块时间。少年的热血凉了吗?也不是吧,可能只是公主已经远去,明知燃烧也是无畏的了吧。
一个小朋友在又一届新概念来临之际频频发稿子要我帮忙看看,末了还不忘问我一句:“大哥,今年你去吗?”
我不知道说什么,只好装作没看到。
鬼使神差般,两年前还因为太过敏感恶意嫌弃自己,现在已经内心如死水了吧。
看到书的时候差点吓一跳,“好大一本书”,一路拿着压到胳膊痛。精装封皮是软硬交杂的手感,也可以完全平摊开,倒是不用担心因为书太厚不方便看,甚至可以把摘抄的本子直接压在书页上写,恍然间好像是回到了很小很小的时候。
有一个大大的本子,可以让我慢慢写日记;甚至可以糊里糊涂地把捡来的石头都用胶水贴在纸页上。
最近似乎总是在看后浪的书(自从它发了新版的《认识电影》==OS:原来自己长这么大,依然是动不动就不讲道理地喜欢某个东西啊),这本书第一遍看完给我的感觉有点像《闪回》,都是很易懂的小块小块式讲解,倒是很方便随手拿起来读,也不算艰涩吃力。
当然,我注定不会再去实现小时候的胡思乱想(希望这句别打脸),这本书对写作上的指点也算不少。简洁规范的世界设定和文章风格,主角要有张力和饱满性格等要点,和小说要求基本完全一致;但也有对剧本的结构规范等问题上的严格要求,如书中简要介绍的三幕戏结构等,为新手编剧铺了一条“合乎范式”的参考线。毕竟“没有高潮和结局”的电影,大概很难在商业市场中大放异彩吧。
对写作者的几条建议,在此也整理一些,算是躬以自省:
1.多看书,不拘泥于小说,更是多看“百科全书”
2.“一个了不起的角色是我们在看电影之前记住的,一个了不起的角色是我们在看电影之后记住的。”一个成功角色的塑造,其作用远胜于一个“似有创新其实支撑不足”的概念
3.记录下灵光一闪的场景
4.按格式写,坚持多写多改
在给角色命名的环节,书中倡导以名字作为人物塑造的另一衬托方式,可以以名字中的小玄机暗示观者或预设某种立场。但在我看来,对待名字这种“人物代号”以随意处理,有时却反而可以“鸡贼地”给人以惊喜。从个人角度来说,更倾向于“想象中塑造完整的人”这一架构形象的方式。要在随时随地的状态下,能“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地把想写的人物在脑海中任意调动,才能写出有活力的人物角色。
还有一个小小的翻译上的问题,译者将“character arc”译为“人物弧光”,让我也是有点迷糊。后文中又将“story arc”翻译成了“故事弧”,我不免又开始揣度了——可能是译者对“弧”这个词爱的深沉😂个人更倾向于将“arc”在这两处译为“发展轨迹”之类的意思,否则有点“不近人情”的晦涩。
本书附带的八种图表简直让人欣喜,数量之多可以让这本书作为半个手帐本。特别预设的龙线也方便拆下使用,可以借此一边看剧本一边梳理。后文附带的网络资源和法务实用指南也是蛮良心。可惜内容稍少,读来太意犹未尽了。
拔了这棵年代久远的草,不知道算不算某种程度的解毒。静一下心,继续走自己平淡的路吧。
(简直是我前几日写稿至崩溃的完全写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