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言碎语(五)

      近来读木心《文学回忆录》讲到中国古代戏曲,大贬特贬,对莎士比亚又极为推崇。将其誉为“站在人间位置上仅次于上帝的人”,鄙人不才,立马奋笔疾书来了行批注,内容大致是发泄不满,竟招致诸多书友讨伐。

      我是读过莎士比亚的,不是他的悲剧,而是喜剧,大概是四五幕,叫《错误的喜剧》,讲一个离散的双胞胎数年后重逢的故事,妙趣横生的情节,皆大欢喜的结局。许是翻译的问题,我竟是硬着头皮才看下去,这不是莎翁的经典,莎翁功力之集大成是悲剧。

      我很好奇悲剧何以艺术中往往承担着高于喜剧,正剧的意义,原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是个始乱终弃的烂故事,关汉卿续就一续,续的是王实甫的西厢,续到了张君瑞庆团圆,被后世批评家金圣叹破口大骂其山门,说其画蛇添足。

      国人喜欢团圆,不论何朝何代何年何月,都有团圆梦。元朝也当然,依我看《窦娥冤》绝非悲剧,可以理解为正剧,坏人绳之以法,冤魂得以昭解清白,实在是明明白白的团圆戏码。中国的历史戏台上就爱上演这种“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的戏,观众也爱看。风雪夜,南人北人围坐于舞台四周,支颐以望这台上热热闹闹的大戏,这上演于这片封建土地上极少的恶人能有恶报的故事。故事若只演到窦娥问斩,而没有窦天章重审一节,估计该剧地位更要翻上几番批评家评论家会冠以超越时代,现实主义先驱,近现代文学之祖,等等头衔,有了窦天章重审一节,它就成了一部极为普通的戏剧。这其中的主力就是台下的观众,这些或多或少有着窦娥命运,或多或少在各张驴儿拳脚下苟存的人,却不能允许戏曲揭露现实。

      倘若只有前四折,则必然椅子桌凳齐往台上扔去,其中间杂着退票的嚷骂,必须憋足一口气等到张驴儿被凌迟尽最后一刀,那口气憋的自己头昏脑胀的恶气才长吁而已。顿然又神清气朗,看这大元锦绣江山,又对明日的苟且的生活和“窦天章”式救世主抱起了很大的希望。

    《窦娥冤》不是悲剧,它是药。悲剧能给人以力量让人于绝望中重新思考生命,而药只能镇定和麻醉。

      这一剧终了,台下观众各自泱泱四散,天已黑透,众人安心的迈步回家,管它第三等还是第四等人,这世上有他妈的窦天章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诸事想说,但怎奈提笔就忘,灵感只在一瞬间。大多时候就是懒得,懒得看,懒得说,懒得写,最后懒得生活,好可怕...
    牛牛文盲阅读 204评论 0 0
  • 立夏的季节,蝴蝶翩舞。季候多变,时热时冷,前两天突然变冷,许多已经穿裙子短衫的朋友,一不小心就会受寒着凉,再加上湿...
    郁茹阅读 1,421评论 0 1
  • 现在的都市白领生活节奏非常快,生活压力非常大,因此造成了健康状况的每况愈下,处于亚健康状态爱,不但造成个人财富的巨...
    溯食记阅读 220评论 0 0
  • 今天看了两篇文章,感触都特别深! 很有共鸣! 感悟一:脸皮厚,胆子大,敢闯敢去尝试! “你用统一化的标准来要求我,...
    迅雷不及燕儿阅读 224评论 0 1
  • 加入007已经有一个月了,这一个月的几次作业或是精心酝酿,或是匆匆忙忙,写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摄影、成长、感悟等等...
    简糯阅读 227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