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简书”这个平台,各种平台上很多人都开始在写作,写的东西没有稿费,或许也没有人看,但很多人还是坚持下来了。
古典老师过说未来以下六种能力会增值:
设计感、共情能力、讲故事的能力、整合能力、娱乐感、意义感。
其中共情能力,“简单来说,就是站在别人角度思考,甚至思考得比别人更深入的能力。比如你在网上看到的一些文章,觉得讲出来一些你特别想讲但是讲不出来的东西,那个作者其实就很有共情能力。”在此可以狭义地理解为写作吧。
其实从自我的角度来讲,写作也是在自我表达。最开始写作的动力也是来源于此。小时候错失了学习画画的机会,长大后特别羡慕那些能随手在笔记本上“乱涂乱画”的人。
不在乎画出的东西是具体什么,但都是当下的状态。当你无法用语言和文字表达的时候,能用画画表达出情绪,一般人还看不懂,看得懂的都是懂你的人,这是一件多么畅快和有趣的事情~哈哈哈
印象中高中课本上有毕加索的画,完全看不懂,我想大画家能流传千古,总有它的理由吧。也许他画的就是他当时想表达的,只有共情能力强的人才体会到了。
真的有人可能自己也不知道在写什么,但是写着写着就明白了。因为在你一边写的时候一边思考,当你回过头来整理自己的文字,发现自己的真实想法已经跳出来藏在文字中了。
写作的第二个作用是升级思维方式。百度百科这样定义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它对人们的言行起决定性作用。
平时我们说话都属于线性思维,直来直去,一个萝卜一个坑。但是思考是呈现网状的,就像渔网一样,思维是跳跃性的,不知道下一个点跳跃到哪里,上课开会时发呆分神就是思维在跳跃。
写作就是把网状的跳跃性思维,用树状的结构,即有结构,条理清晰的思维方式,用线性的思维表达出来。
为什么要具备这种思维模式?据调查,很多大发明家,伟人,诗人都是这种网状的思维模式。如同大自然需要多级冗层来保护自己一样,复杂的思维模式能让你看得更多,洞察事物的本质。
即使写作没有达到任何一种目的,坚持写作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记录人生的经历也是一种极大的收获。
“当一个人把自己的内在写出来的时候,那么他就在这个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