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微信开放硬件 API,国内进发智能家居的劲头越来越足。cnBeta 在《微信进军可穿戴市场》一文中有这么一段(重点是我画的):
尽管厂商对可穿戴设备兴趣浓厚,但是中国市场还没有一个领先的可穿戴操作系统。WeChat微信要借助现有的API填补这个空白,最终成为可穿戴式设备的操作系统。 WeChat API将为穿戴设备用户提供一个无缝体验,目前数以亿计智能手机用户已经使用WeChat微信应用程序,它的API使可穿戴设备用户能够登录到微信,免去了下载一个独立应用程序的麻烦。
表面上看,微信一统生活各个角落确实“免去了下载一个独立应用程序的麻烦”,但由此带来的问题却更凸显: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先打开微信。在较慢的设备上,打开微信控制电灯甚至不如起身去按开关来得直接而自然。
问题的核心,则是人们对于智能家居定位的认知和实际需要出现了偏差。智能家居的核心思想并不是“一个掌控全局的中心”,而应当是一个自动化的家居解决方案,而似乎无论设备生产厂商还是尚未上手产品的消费者,他们对于现有方案的认知只达到“免去了下载一个独立应用程序的麻烦”这样的程度。
智能家居应该是怎样的存在呢?我觉得从国外的一些趋势看,智能家居有两个方向。
方向之一是让家电顺心顺手,简化使用和操作的步骤,甚至根据历史经验和用户设置,自动预测各个电器应有的状态。在这样的方向中,“易用”是终极目的,因此方案必然以“情景”为导向,而非以“设备”为导向。例如 Apple 新推出的 Home Kit,可以直接通过预设场景,通过 Siri 调整控制一系列家电的工作模式,与单独控制每一个电器的过程相比更加直接而易用。还有一些自带感应器的硬件如 WeMo 可以与其他开关相连接,实现基本的开关等。
方向之二是让家居电器连接到更广阔的世界。这方面 IFTTT 应当是先驱,它的生态中整合了各个社交网络和软件服务,允许人们做一些方向一中看似“出格”的事情。例如你关注的人在 Instagram 发布了新照片时,Phillipe Hue 电灯就能变成图片的主色调,拉近你和发布者的距离;或者让电灯随着天气而改变颜色,出门看一眼颜色就知道该穿怎样的衣服、要不要带伞等等……在这一方向中,“易用性”反而被放到第二位,让“连接与沟通”置于首位。
不知道接下来的厂商会有怎样精彩的表现,也许会开拓出第三个方向也说不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