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应有美育的教育

核心素养,应有美育的教育

—— 读《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中关于美德教育

我们现在提倡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按照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话就是说: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综合表现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三个方面,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要素等。旨在回归教育常识,回归教育本真,为学生健康成长、更好的生活服务。

我不知道以前所提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不是包含在现在的核心素养中。其中的“健康生活”是不是是包含“美育”的教育。我总以为不管怎么提“核心素养”,美育是不能放弃的。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美育的重要任务,就是教会儿童从周围世界的美和人的关系中看出精神的精神高尚、善良和诚恳,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这种美。

学校里每天都为掌握知识而紧张的劳动。可是教学龄初期、学龄期孩子审美也是必要的。要是儿童感到美,对美的事物欢欣鼓舞,为永恒的自然美和人类的双手和智慧创造美赞叹不已。对美好的失误的惊奇、赞赏和崇拜是不可缺少的,否则,就无法确立真正的智力情感和道德情感。在学校里学习的许多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肯定会遗忘,但是,凡是人的思想接触过的那些文明的财富,都会在人们的心灵里——首先在情感和内心体验里留下痕迹。如果无视这一真理,那么学习对儿童来说就会变成令人厌烦的事。

教育者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是儿童、少年和青年形成关于人的美,关于人的思想、情感、体验中的高尚神圣东西的观念。

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美育不仅仅是感受大自然的美,还有占重要地位的精神美——思想性、忠于信念、不屈的意志、同情心、对恶的毫不妥协的精神。所以从开学起,苏氏在教育中要贯穿着一种思想:要真实和保护美,美使自己变得高尚。在开学初要小心翼翼的培养儿童敏锐的、“任性的”审美鉴别力。为此要教会学生找到美的角落和美的时刻。苏霍姆林斯基还提到:从学校教育的的第一天起,就教孩子观看、领会、感知理解周围的世界(自然界和社会关系)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和审美修养的核心,离开了这个核心,对于生活的一切高尚的东西就会没有感情,失去知觉。

在童年时代,“美”的记忆发展情况如何,将在科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赞赏和鄙视、热爱和憎恨的能力。苏氏坚信美是善良和诚恳之母。赞叹长者火红色的硬果的野蔷薇,欣赏还挂着几片黄叶的枝干匀称的小苹果树,心疼被初冬的寒风吹僵了的西红柿柱——这一切都会唤起儿童对生命美好的事物的亲切、爱护的态度。

孩子的素养也好,还是“美育”也好,都要为孩子的一生负责,为社会负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认识强哥的那一年正好是那个难忘的08年,我坐火车回学校,我生活的小城市,那个时候智能手机还未普及,不像现在到哪都是...
    山秋的秋阅读 871评论 0 2
  • 港剧《玛嘉烈和大卫》里有一个桥段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是某次男女主角去吃饭。玛嘉烈喜欢吃油条、肠粉、碎牛粥,大卫却只喜...
    年老的SAM阅读 234评论 0 0
  • 摹状词和类型伦是罗素对哲学的两大贡献之一,这两点我在我对基于python的网络爬虫理解来说有很大的意义,有一些简明...
    烧鸭阅读 291评论 0 1
  • 其实与其逃避,倒不如享受孤独 ___读《百年孤独》有感 在生活中,每...
    别具一格格阅读 497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