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自以为自己不是一个粗心的人,可是没想到这已经是我第二次买票的时候没留意到“广州”和“广州南”了。
记得上一次大概是2017年我刚去大学城读研,于是想把增城的小房子卖了,换个在番禺的房子,便于周末上课。某个周日下课后,我和桂先生去看房子,看完房子又跑去番禺美食街吃了火锅,心想离南站也不远,于是叫桂先生在地铁口把我扔下车,自己悠悠然坐几站地铁去南站,谁知道去到南站,发现车票买的是广州站的,于是只能打电话给桂先生,叫他掉头接我。随后又打电话给领导,说我要第二天才能到。
今天晚上历史又再次重演,赶到了南站,掏出身份证发现进不了站,才惊觉又像两年多前一样,买了广州站的车票,却让桂先生送我们到南站。
为何时隔两年多又会重复当年的错误呢?
仔细想了一下,今年以来,因为疫情的影响,很少外出。研究生第三年已经基本没课,忙着带娃之余写毕业论文,最后答辩和毕业典礼都是线上举行,买票检查出发站的敏感性严重下降。
其次是这几年间,该线路多次调整,去年频繁乘坐该线路期间,取消了从“广州站”出发很长时间了。
而最重要的一点是,我每次买票,都是选“广州”,而不是“广州南”,“广州”其实包括了“广州”“广州南”“广州东”。
所谓“吃一堑长一智”,2017年那次事件后,其实我已经十分留意,但现实证明,只要神经一放松,照样会中招。
仔细想想,生活中很多事情又何尝不是这样?
我们总以为犯过的错误,只要总结下原因,形成经验,下一次多加留意,便不会再重蹈覆辙。
可现实是,即使我们总结了经验教训,也确实奏效了一段时间,然后一段时间过去后,人的神经一松弛,很容易又会犯同样的错误。
那是经验总结没用吗?不是,恰是说明经验总结是很有效的,只是人的记忆十分有限,眼前发生的事情容易让人产生思维惯性。
如何让经验教训更好发挥作用?按照《清单革命》的指引,可以将经验教训分门别类,形成清单,等到准备开展某项工作时调取出该项工作的清单,对照清单逐条进行检测。
小到买车票这样的事情,买错车票,比如我今晚,就在车站多等了一个多钟头,浪费了一个多钟头的时间,却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毕竟,如果我那班车已经是末班车,或是后面的车都满了,没得改签,那么我只能等第二天的车,不计算来回路上耗费的时间,如果就近住宿也要凭空耗费住宿费用。当然,其实时间是最宝贵的,可能我现在层次太低,目前还未能显现出来。
也有可能,某人赶着车要去外地签单,错过车可能就错过大单。
更有可能,错过车,就错过挽回一段感情,或者见到亲人的最后一面……
这样说来,纵是买错票这样的一件小事,也可能会有严重的效果。
更别说大到医生动手术这种很容易关系到人的生命健康这样的事情了。
生活中无小事,生活中处处皆学问。
今夜,因为买错车票,在等下一班车的这一个钟头里,我仔细地研究了该如何避免重蹈覆辙,然后,我觉得我终于从这个失误中获得了一些东西,将以前看过的《清单革命》在脑中温习了一遍,感觉受益良多。
我患得患失的心,也因此好受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