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前不相逢

1>

  很多年前还是这样的一个雨季,她顶着从荷塘里小心翼翼摘下的最大的那瓣荷叶踏着带有泥土味的积水走进他的古董店。

  “不知今日先生又淘来了几件宝贝”顾鹤云抖抖身上的水,踩着湿漉漉的鞋子肆无忌惮的在他店里晃悠,一会看看这里一会动动那里,不一会地上便布满了泥泞的脚印,她也丝毫没有觉得不好意思,而是更加肆无忌惮的乱逛。坐在红木书桌前的宋青山对她的到来毫不在意,他拿着笔杆上镶着白玉的画笔蘸了蘸墨,继续下笔。“哪里来的宝贝,不过是几件西洋玩意”他抬眼瞥了瞥她,继续低头作画。她不满宋青山总是目中无自己,对自己态度淡然,上前半趴在桌上双手拖着下巴定睛望他,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着光亮,身上的雨水滴落在宣纸上晕开成一朵朵花。“呐,知道你作画极讲究,我便让爹爹从湖州捎来了一只笔赠与你”她小心翼翼从袖兜里掏出一个布袋,装作随意的将布袋中一个刻有红顶仙鹤的画笔轻轻放在他面前,转身欲走,见他没有留自己的意思又跺跺脚愤愤转过身子看他,想说点什么引起他的注意。

  “对了,我只是让爹爹顺便带来的,你莫多想”说完她低下头用眼角偷偷的看他,他嘴角噙着笑回答道“好,我知道了。”见他笑了她便也笑眯了眼睛“我很好奇,先生究竟是做什么的。这古董店除了我也没什么人光顾。”说着她便俯身帮他研磨“况且在我看来你这字画也不怎么值钱呀”她存了心要让他生气来弥补方才他忽略自己的失落。“何不猜猜?”他不为所动,敲敲她的脑袋,他特别爱敲她的脑袋,不论她如何反抗或张牙舞爪的敲回去他都不以为意,仍是戒不掉这个习惯。“你要是再敲下去,我便不再为你青灯古佛佑你事事如意”一抬手,衣袖上的水滴落在研中与墨融为一体。“若是以前,我定猜你是位教书先生”她偷出放在一盅酒壶旁的纸伞,丢下他和那句留在嘴边的“温润如玉”便上山去了。

2>

    宋青山画中的山水总是没有色彩的,顾鹤云曾好奇问为什么,他便敲敲她的脑袋说“色如聚沫”,宋青山极喜她眨着眼吧嗒吧嗒看着自己的样子,每当他因此心动时便佯装师长一般敲她脑袋教导,她怕他继续敲脑袋便不懂装懂的点点头,宋青山看她不懂装懂的样子只觉着实可爱,本就温润的性子因她娇俏的样子而融化为一汪泉水,便也不恼,拿出那个他仔细保管的布袋里装着的刻有红顶仙鹤的湖笔握紧她白皙的手教她如何下笔勾边,开始她耐下性子与他共同作画,偶尔转眼看看他眼中的星辰和大海。后来她厌了便扔下画笔跑出去替他看山看水。

    每每她甩着袖子白嫩的双手里拿着冰糖葫芦或蜜饯来看他时他便觉得有她的空气都被这些甜食感染成让人酥软的味道。他总将情愫都藏在看向她的眼神里,若是她感受到便立刻带着明媚的笑转身捉住他的目光,宋青山则会慌张的移开视线,拿起画笔胡乱的在纸上画山画水,她总是撒娇叫他画自己,可他每次都不敢多看她第二眼,好像是因为他心中的千山万水都不如她美。

3>

    顾鹤云的父亲一直在江南一带做着买卖字画和文房四宝的生意,对家里的掌上明珠和古董店里那个充满书生气的青年间的爱恋早已经有所耳闻。顾鹤云为了让爹爹同意自己和宋青山在一起便总是有意无意在他面前提起自己的心上人教自己如何下笔作画,也总是将宋青山的成画拿过来让他指正,而他这个内行人一眼便可看出这作画之人并不简单。一勾一画都透着他曾经的那股少年气,如此这般,他便也偷偷在心里为宋青山留了一个位置。于是告诉自己的女儿,待她及笄便可嫁予他同他携手一生。

    不久后与顾家长期合作的北国一文房店掌柜听闻顾家有女初长成,其貌美如花,其形美如画。便美其名曰让自己家的大少爷来江南“微服私访”,一路游玩到顾家。那公子在去顾家前路过了一个寺庙,在通向寺庙的台阶前见到一个女子,那女子手中拿着青灯缓缓走着,微风吹过眉眼分明,只一眼便进到他心里。于是他便写信告诉家父自己已有心上之人,那顾家千金自己怕是无福消受。还未等信送至北国,他便在顾府门外见到顾鹤云。原来那心上之人就是眼前之人。她听到他中意自己后自是不愿意的,而爹爹也进退两难,为了不让她伤心,顾老爷告诉她让她自己选择,迫于无奈她提出要考虑几日。而那公子也总是伴在她左右,妄图影响她的抉择。

    这几日她没有像往常一样光顾宋青山的古董店,见她许久不来他便时不时在作画时突然停顿或者发呆,放下画笔用雾蒙蒙的眼睛望着窗外的青石板,好像在等一个人出现。

    “最近生意可好?”隔了几日顾鹤云再去见他的时候原本摆在显眼处的那几件西洋玩意都不见了。“凑合。”许是不满她几天不曾谋面,对她的问题也沾染了些不明的情绪,有点不愿回答她的问题。

    习惯了他总是温言软语的顾鹤云听到他略为冰冷的回答,收了心神与他并肩坐下,眼神追着他的眸子逼他与自己对视。“可否问先生一个问题”沉默了许久她开口问道。“你问便是”宋青山皱起好看的眉头,猜想面前的人儿是否是遇到了什么烦心事,语气如此让人心疼。那时她看到他的眼中只有自己,但是好看的眉头却皱在一起,便轻轻抬手将他的眉头抹开,将手上桃花香膏清新留在他眉间。“若有一日先生再也寻不见我”不等她讲完他则慌了神迅速转头起身掸掸袖口。“那是你的事,我能作何。”说完便拿着油纸伞闯进滂沱大雨中。

    或许是之前与她共同度过的日子太过无忧,甚至让宋青山忘记或逃避自己只是一介书生,除了一身秀骨与这怏怏的古董店,实则再无任何,也无力许她千里江山坐拥万代春秋。而她是有头有脸的千金,又怎会屈尊与自己望月赏花共度余生。

4>

    那日宋青山的愠怒和突然的逃离在她心口上烙下一个疤,也让她放弃了随那位公子离开去北国的犹豫之心,回去后便告诉那公子要与一个名为宋青山的书生共赴鸿蒙。

    只是没有料到,在她满怀欣喜的踏着青石板去古董店向他表明心意的时候,她看到从不与自己亲近的他正替一名女子打着那把自己曾经偷偷拿走在上面画了一枝梅花的油纸伞。女子巧笑倩兮,他言笑晏晏,那画面真美。她一直站在他们身后看着二人在淅淅沥沥的雨中相依相偎,然后天旋地转。

    远处的他见她蓦地晕倒在雨中,青丝已然全被打湿,他的心犹如被尖刀刺穿一般紧紧一缩,拿着伞的手疯狂颤抖,双腿不听使唤的狂奔至她身边将她抱起送至顾家府邸。

    北国文房店那家公子在府上等着宋青山放置好她又叫了大夫来看过后,将宋青山叫至前厅。“看来总是舞文弄墨的人很是懂门当户对的道理,我那日说要你离开她的话你也算是听进去了,”他抬手按了按宋青山的肩膀“你放心罢,我会终其一生对她好,再也不会为难顾家的生意。”宋青山抬眸看他,约莫几秒后他觉得不自在,然后转过头。“我离开她只是为了她”说完后宋青山望了眼她的房间,转身便走。这一走,便再也没有回来。

5>

    距离宋青山离开已有一千八百四十三日,古董店的稀罕物件也不再摆着,她醒后便拒绝了所有提亲,搬到古董店中日日寻着他的方式作画,画出他离开时路过的山和水,可无论如何下笔,都画不出自己曾经明眸皓齿看向他时他慌乱下笔画出的热忱的心。后来她才明白他笔下没有色彩的花鸟鱼虫只是为了方便,无关风月。

    许多年后当宋青山被听闻这段故事的人问起他当年为何要走时,他总会抬起头望向有她在的江南。其实他自己也不清楚,他离开的原因大概只有一个,自从她提出离开以后他便知道两人终究不会在一起,与其让她受尽苦楚倒不如现在自己就去流浪。只是那日他决然离开之后,每走一步心便微痛一下,总觉得是自己那日毫无顾忌的冲进雨中留下的后遗症。离开的路上他经过了那片荷塘,恍惚看到了那日自己为心上人寻找最大的一瓣荷叶时狼狈落水的样子,他一路看山看水,却始终觉得千山万水都不如她美。

    许多年后有人问起顾鹤云是否怨他狠心离去”她恍了神,喃喃说到“你执意要走,我能作何。”

  5>

    后来每当人们在清晨路过镇上唯一的那家古董店时便会看到一个约莫古稀的老太太坐在窗边倚着窗棂望着来来往往熙熙攘攘的人群,眼中总是雾蒙蒙的,毫无生气。镇上的人们已经习惯了有这样一位老人每日注视着自己经过此地,许多人这老妇人甚是温柔,虽然每当他们冲她微笑时她都毫无反应,默然的移开目光,但他们总能感觉到她曾经是个充满热情眉眼温和的人。

  那家古董店基本无人光顾,进去过的人说那不过是个虚有招牌空店,什么东西都没有。每个地方都有真真假假的传言,此处也不例外,有人说这店曾是一个极富才华的书生在经营,但后来却这老妇人以自己是有钱人家的大小姐为名仗势欺人,赶走了那书生。

    慢慢传言的版本也变得越来越多,千奇百怪。但是又怎样呢,只有你知道这个故事的真实版本。只有你知道她平淡又哀伤的看着每一个路过的人的原因,她一直在这些路人中寻找占据自己整个青春的他,她一直在等他。

  若各位看官某日在荷塘旁看到默默寻找 那片硕大荷叶的他时,替鹤云讲一句。路远山高,先生保重。

                           

                          戊戌年十一月十二日

                          版权归张久之所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