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无为——《流浪地球》观后感

图片发自简书App

昨天去邢台看妈妈,弟弟说他在淘票票有优惠券儿可以去看电影!这两天弟弟照顾妈妈,妈妈希望我们带弟弟去放松一下,我们也对这个电影很期待!妈妈身体也大好,回来时候还能给她买些新鲜小菜吃!

所以我们就一块儿去了恒大的电影城去看电影。由于路途稍远,我们略微迟到了几分钟,但并没有影响整体的观看。

我曾看过两遍《三体》对刘慈欣科幻的作品是充满了期待的。而在我在微博上又看到大刘说他对《流浪地球》这部电影的编剧也非常满意,就更加坚定了我对这幅电影的期待。

我对这部电影主要有以下三个点。

一、中华文化的底层逻辑和思想!

关于死在哪里,东方和西方有很大的不同。东方人安土重迁,老了是要叶落归根到。经常好几代人一起生活,而对于西方来说,人有时候可能不愿意在自己家里面儿去离开这个世界,更愿意在外面去离开这个世界(大鱼这个电影中的男主人公他宁可想象选择变成一条鱼也不愿意在家中死亡。),而他们的家庭一般都是小家庭,很少有几世同堂的这样的一个现象。

可以说中国的文化对家这个概念,它有更为深刻的情感在里面。所以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个底层逻辑,有这样的一个文化基础,也只有中国人才能想到,即使当地球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的时候,也不是像外国一样,我建造一个诺亚方舟的飞船走,而是要把地球变成一个“飞船”带着地球一起去逃亡!

二、我们每一个地球人是有用又是无用的!

王磊的小分队第一个任务失败了,但是有其他人成功了,所以可以看出来。对于个人而言,他们小队在这个活动中貌似是无用的。

当户口想出了燃烧木星来推动地球的时候,联合国一位以色列的科学家早在几个小时以前已经想到了。这里可以看出聪明人并不仅有一位,有很多聪明人的存在。可以说,此时的户口他想法版是不用的,但它的有用却在于他的坚持,他的付诸于行动。

可是如果因为无用我们就不去作为不去救援不去完成任务,那么就是真正的世界末日。所以说每个人是无用的,同时也是有用的。我们要尽力的去完成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义务。也许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别人已经完成了,但这不妨碍我们的努力,因为也许在某一刻我们也会成为别人是因为我们的某一刻而拯救了某一个事件或者拯救某个人一类人。

三、我们都是英雄

这个电影中的英雄很多,不过他没有那种好莱坞大片中的自始而终超人一般的英雄的存在。因为我们知道那样的英雄几乎是不存在的。而只有当我们每个人去发挥自己的功用完成自己的范围内的事件,最大可能的去做有益于这个地球的事情,那么才是真正的英雄。

最不可能成为英雄的韩朵朵,她也是一个英雄,就是因为她最后的在广播里的那一个小小的所谓的演说,才激起了大家对于希望的一个渴望。也正因为大家开始渴望希望,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王磊他们的点火的队伍中。如果没有各色人种的加入,仅凭王磊那个队的那几个人根本没有办法将点火器推进去,那么地球就真正的被毁灭了!


看完之后再回来的路上我总是在想,如果在我的有生之年真正的发生了这样地球即将毁灭的事情,那将是如多么的痛心和悲哀,同时我又在想,不管地球发生了什么,我都与地球共存亡,为地球为人类去做出努力和和贡献。

那么我对地球需要有多大的贡献在于我现在有多大的能量。以现在的我来说,我仅仅是无数个被放弃,被抛弃的人之一或者是被无缘无故的山崩的石头击中的某个如草芥般的小人类。

因此这部电影激发了我对能量的渴望。通过自己的学习提升来不断的增强自身的能量,使得自己有更大的影响力,在地球还未发生如此大的灾难的时候就去行动,影响更多的人来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好。

希望地球及上面的生物会变得越来越好!为无为!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部好的电影,就是好的课程 体验要多,要丰盛,可以加速你的心想事成,加快目标的显化性,梦想的显化性 破解金钱的游戏...
    宋佳洋洋阅读 323评论 0 1
  • 无论怎么想,还是觉得“给木星添个火柴”是不可成立的。 1.从地球偏离轨道到最终点燃火柴不超过40h。计算表明,地球...
    尼采海德格尔阅读 452评论 0 0
  • 案例思路: 监听每个li按下,移动,松开事件鼠标移动后修改当前元素坐标值 (鼠标跟随状态) 鼠标松开时计算选中盒子...
    七彩霞光_d533阅读 529评论 0 1
  • 在一个群里,一个群友说:听一个同事说她女儿初一,一共报了五个课外班,唱歌跳舞钢琴,数学英语,周六上四个,没课两个小...
    素简心阅读 746评论 0 0
  • (文/和君咨询合伙人 李振江)自2013年开始,“光瓶酒会成为酒业新的增长极”的讨论不绝于耳,时至今日,“光瓶酒”...
    和君咨询李振江阅读 33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