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是传统地奠灶神爷节。
我家也奠灶神爷,但只烙灹灹馍,满足口福,其他仪式全无。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们还是学生时代,每当进入腊月,我们小孩子就天天盼,日日算,望早日过新过年能吃上小麦面掺玉米面的馍,吃上纯白面稍子面,穿新衣服。:放寒假了,我们可以尽情地玩耍了,男孩子打尜,拍纸包,蹦弹球,斗鸡…等,女孩子跳格子房,踢毽子…等,大点的女孩帮助妈妈学做针线活。每进入腊月讲究可多啦,满满都是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期盼!
腊月初五吃五豆,就是把黄豆,红小豆,绿豆,黑豆,扁豆和玉米臻混在一起煮成粥吃。吃了五豆,全年没灾没病!我们感到很香甜。腊月
初八是腊八节,一般是把许多杂豆和干果糯米煮成甜甜黏黏的粥,意味着一家人甜甜密密地团团圆圆幸福地生活!
我们家乡的风俗是吃腊八面。是擀上纯白面,下些黄豆,川上炒好的稍子红白萝卜,豆腐,蒜苗菜,把我们香地不得了,比往常吃得都多,母亲还做一大锅,吃两吨,!美其名曰:腊八粥,吃不够。看到我们吃得香的,母亲脸上露出了久为微笑!
还把稍子喂给桃树,边说:“桃树桃树吃腊八,明年桃结得圪塔塔”。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奠灶神。这天母亲老早就把面发好:4O%的白面掺60%的玉米面,;做好饭,打发父亲去上集,请灶神〈买〉画,买上灶马〈插烛的灯台〉,香烛裱等奠灶用品。母亲把发好的面擀成大薄片,撒上盐,倒几滴清油,撒点蒜苗,再把面卷成条切成小段花卷,把花卷立放压扁平,成了圆灹灹馍,再用木梳,顶针压些花,放到锅里烙熟,成了灶爷灹灹。起锅后,先供奉给灶神,母亲就脆在灶火的地上,一边焚烧着灶神画裱,一边说:“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乞求灶神上天带足干粮,求玉皇大帝多给人们些粮食,来年风调风顺,大家都有个好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