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热已经有好几年了,这是一个可喜可忧的现象。
说它可喜,是因为以前太冷了,冷得火苗都快要熄灭了,现在刚热起来,其实还不算热。就让它热一阵子好了,反正热不死人。再说了,你能热得过电子游戏么!能热得过奥数英语么!
说它可忧,有两个方面。一是国学热有点儿表面化,快餐化,甚至时尚化了。比如我前几年好想学中医,于是很早就置办了一套精装的《黄帝内经》,现在它就躺在我的书架上,表面落满了灰尘,翻开来一看,里面干干净净的,从未看过,仿佛拥有了这本书就拥有了这门学问。花几块钱买本书,内心的饥渴感就得到了疗愈,伤口愈合了,反而阻止我真正地沉下心来开始探索。不知道我的故事是否也发生在你的身上。
二是这股热浪几乎全部扑到小学生身上了。家长们自己不学,热衷于安排孩子学。通过给孩子报各种国学班,来疗愈自己内心的焦虑。有个笑话说,世上有三种笨鸟,一种是先飞的,一种是嫌累不飞的,还有一种是,自己飞不起来,就在窝里下个蛋,要下一代使劲飞。
也正因为如此,《弟子规》可能是国学热里普及得最为广泛的的一本了。《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经乾隆年间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据说《弟子规》后来得到了清政府的认可和推广,因而流传了下来。
这是一本以弘扬儒家伦理观为宗旨的小学教材。大家都在谈国学,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正好有本现成的教材,跟着就热起来了。
那么,这本教材好不好呢?褒贬不一。其实哪里轮得着我们来褒贬呢,毕竟人家这本教材是300年前编写的,编者哪能照顾到300年后的需求呢。
用老教材也没问题,问题在于很多家长只是把教材扔给孩子,自己都没仔细看过,毕竟是300年前的东西了,而且是一本教育孩子立身处世的行为规范,您确定它适合您的孩子吗?您确定您的孩子完全理解每一条行为规范背后的含义吗?您确定希望您的孩子成长为如《弟子规》要求的那样的人吗?
看来我们似乎缺一本配套的家长手册。在下不才,愿意尝试一下。惜乎我的孩子已经上大学了,孙子还不知道啥时候来,没有直接的实践经验。所以我所分享的都是我个人瞎捉摸的结果,您谨慎鉴别之。
《弟子规》三字一句,全文360句,1080个字。注音版,朗读版,绘画版网上都有,我就不在这里附录了。
从第二篇开始,我会分段解读,每一段都是先引用几句原文,然后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在进入正文之前,还有几句闲话要唠叨唠叨,算是解释一下这个“新解系列”新在那里。
1,《弟子规》是用来规范谁的?
《弟子规》是教育弟子立身处世的规矩,那么谁是弟子呢?我们都是。我们都为人子,为人弟。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都是同学,先后而已。
所以,《弟子规》不是只针对孩子的,首先是说给成年人听的。这是一本终身践行的立身处世的守则,只不过从娃娃抓起而已。如果您希望您的孩子学习,需要您先学习,先实践。古人说,“身教从,言教讼”。身教是《弟子规》的第一教学方法,言教只是个补充。
我们每个人内心里都有一套规矩体系,问题在于我们常常拿自己这套规矩去要求别人,而不是要求自己,这是个大颠倒。如果您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也是这般颠倒,恐怕只能培养出颠倒的孩子。
再说一遍,《弟子规》不是用来教训孩子的,而是行给孩子看的。本系列的第一读者是成年人,不是孩子。如果您想推荐给您的孩子,请自己先学习。
2,什么是规矩?
规矩不是死的行为规范,中国人从来不拘泥于行为规范本身,而是重视行为规范背后所表达的精神内涵。行为规范背后的精神内涵,才是规矩的本义。只是因为精神内涵太抽象,孩子们难以领会,所以才用具体的行为规范表达之。
在孟子的时代,有一条行为规范叫做“男女授受不亲”,男女有别,不好手拉手的。于是有人问孟子,如果嫂子掉到河里了,小叔子要不要伸手拉她上来呢?如果去拉,不就是德行有亏了吗?孟子说,这时候不伸手去拉,那就是禽兽,为什么呢?虽然“男女授受不亲”是礼教的规定,但是人命关天的时候,要行权变,因为这条规定背后的精神是益生而非害生,生命最重要,在此基础上才有有序而美好的生活。你看,中国人从来不死抠某个行为本身,而是要求透彻理解并践行规范背后的真义。
《礼记》上说,“五帝殊时,不相沿乐;三王异世,不相袭礼。”具体的行为规范是会随着时代不同而变化的,但其中的精神内涵却一以贯之。
俗话说,“种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我们要从古人描述的行为规范里看到习惯;从习惯中看到品格;从品格中看到命运,然后从命运的高度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3,为什么要立规矩?
规矩是一种约束,可是为什么要约束自己呢?约束是为了创新,没有约束就没有创新。伟大的创新都是在近乎苛刻的约束条件下产生的,比如苹果公司开发iPhone的时候,乔布斯固执地要求手机上最多只能有一个键,结果催生了伟大的产品。
人的成长过程也是一样的,孟子说,“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等等,都是约束。
凡是不能催生创造力的约束都是枷锁。《弟子规》的约束,目的是造就一个负责任的人,有独立见解的人,大写的人。所以,当我们拿起《弟子规》的时候,首先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对我来说,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才是绽放的人生。然后再去观察,这些行为规范,是如何服务于我的人生的。当我们教育孩子的时候,也是要循着这样的思路,和孩子一起探讨,什么样的人生,才是他/她想要的人生。
您可能会说,我就喜欢自由自在,我希望我的孩子自由自在地生长。您的愿望很好!您看到野草了吗,自由自在的生长,结果呢,野火烧过来了,镰刀挥过来了。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所有的自由都是由规矩构建出来的,都是在一定框架下的自由。真正的自由是如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把外在的规范内化为心中的道德律令。要想获得这种自由,必须从持戒开始,别无他途。
4,几岁的孩子可以学习《弟子规》?
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因为《弟子规》这本书外表有着一张“童书”的封皮,但内里都是成人的东西。首先,成书的那个年代,人们不知道儿童学习过程相对于成人有什么不同,编者是依着教化成人的思路来编辑儿童读物的,最多是把儿童当作“小大人”来看待,文字浅显一些,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就算启蒙读物了。其次,史料记载《弟子规》这本书的实际使用情境主要是在农村的祠堂、私塾、酒肆、茶舍,教学的对象不光是孩子,还包括农闲时节的广大农民兄弟们。
您会说,这有什么问题吗?成人的书孩子就不能看吗?如果是故事书,图画书,诗词曲赋什么的,都没问题,不分年龄,老少咸宜。但是这本书是行为守则,就不一样了。
因为儿童学习,特别是儿童的习惯和性格养成,和成人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我们知道,孩子生下来时头顶上是有个洞的,叫做囟门,囟门大约在12-18个月时才完全闭合,囟门闭合后大脑仍然在快速生长,只是速度越来越慢。新生儿脑重量约330克,9月龄婴儿脑重量增加到660克,1岁时的脑量约950g,2岁时的脑量约1050-1150g,3-6岁时的脑量达到1280g左右(约占成人脑量的90%),大约18岁左右才基本定型。这并不意味着成年以后大脑停止发育了学习也就停止了,只是成年人与儿童的学习机理不同而已。大脑是个神奇的东东,到目前为止我们所了解的只是皮毛,事实上科学已经发现成年人的大脑仍然是有可塑性的,只是需要特定的激发条件。
所谓行为习惯,在物理层面就是神经元的连接。在大脑快速生长阶段,大脑对周围信息的吸收是不加拣择的,换句话说,大脑的过滤系统(价值观与信念体系)尚未成型,这个时候的大脑可塑性很强,习惯比较容易养成,这是个好消息,坏消息是,好习惯容易养成,坏习惯也容易养成。
习惯包括外在的行为习惯和内在的思维习惯;思维习惯又包括觉知到的和没有觉知到的。其中没有觉知的习惯藏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暗地里左右着我们的人生。没有觉知的习惯里还有一部分是有毒性的,我们称之为创伤,创伤的形成跟父母的养育方式有莫大关联。由此你能感觉到儿童教育是多么的重要又是多么的复杂。
心理学正式成为科学,是从1879年德国人冯特(W.Wundt)在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算起。儿童心理学正式成为科学则从1882年德国生理和心理学家普莱尔(W.Preyer)的《儿童心理》一书算起。
儿童心理学应用到儿童教育上,要从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女医学博士玛利娅·蒙台梭利在1909年出版的著作《蒙台梭利教学法》开始。
而在我们国家,新式儿童教育的实践恐怕要从1927年陶行知先生创办第一个乡村幼稚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开始。
《弟子规》的时代,人们连“儿童期”的概念都没有,所以想当然的用文字指令的方式来指导儿童的习惯养成。而我们现在知道,儿童早期的习惯养成主要是通过模仿以及与养育者互动过程中完成的,而非建立在语言文字和理解意义的基础上。
需要特别提出来的是,《弟子规》中的行为习惯共有7个部分,除了最后一部分是读书习惯,前面6个部分基本上都是伦理习惯。而广泛意义上的儿童习惯养成,除了伦理习惯外,还有很多,比如自我保护,环境保护,爱护小动物,探索大自然,科学实验等等。在今天这个时代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新内容,就是如何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自由穿梭。
我作为一个儿童教育的门外汉,实在无法回答从几岁开始培养孩子的伦理习惯是恰当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孩子可以理解用抽象文字表达的行为规范,似乎幼儿园太早,中学又有点儿晚。期待研究心理学和儿童教育的专家能够给个建议。
另外,《弟子规》一百多条行为规范,每一条导入的时间也应当是不同的,比如“父母呼,应勿缓”小小孩就可以跟他讲。“对尊长,勿见能”恐怕要很大了才能理解其中的内涵。
还有,某些具体行为规范在今天看来己经过时了,比如“冬温夏凊,昏定晨省”,对于这些条目我们希望孩子学习的,是过去的故事,当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这样的行为规范,以及规范背后的精神内涵,进而用新时代的新行为来践行这些内涵,这就更是要到一定年龄才可以的。
您可能会问,我希望我的孩子及早沐浴在国学的文化熏陶,除了《弟子规》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选项吗?
蒙学经典有很多,流传最广的是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这些书里有好多故事,可读性好,文学性强,美学成分多,伦理成分少,几乎没啥副作用。另外还有《声律启蒙》、《笠翁对韵》,《训蒙骈句》等,是训练孩子吟诗作对基本功的,也很有意思。
我丝毫没有贬低《弟子规》的意思,《弟子规》填补了行为规范教育这个领域的空白,把抽象的伦理观念转换为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行为,这本身就是了不起的贡献。
5,精华与糟粕
人们在学习经典的时候,常会说一句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何为精华?何为糟粕?不是把一篇文章拿个筛子过一下,这几句是精华,那几句是糟粕。
创造性地践行与传承经典,便是不负祖先重托,您就得到了精华。生搬硬套,便是有违祖先意旨,您便得到了糟粕。
精华糟粕在我,不在祖先。
偏激一点儿说,对于所有经典,文字都是糟粕,精华藏在文字的背后,只能在实践中体悟。不去实践中求取真知,却空谈精华与糟粕,只是败家子孙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