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早已忘却的青春正在萌发,开始记得谁是谁的错。
――题记
二胎政策的开放,始得很多家庭都迎来了新的小生命。我不禁在想,为什么要生二胎?
生二胎,是为了很久很久的以后,我们都不在这个世间了,给我们的孩子,所谓的大宝留一个手足之情,能够有一个人代替我们陪着他们彼此。做事情有个商量的人,受委屈了有个倾诉的人,时时刻刻有个念想和牵挂。然而,理论上是这样,现实并不是。
在我享受了几年独生子女的时光后,我们家庭迎来了第二个小生命――我的妹妹,继而结束了我的独生女生活。那时候,我还不记事,不知道当时的失落与否,不知道当时父母脸上挂着的是不是喜悦的表情。
记忆中听到最多的话总是母亲一脸不耐烦的冲着我说:“你是姐姐,你让着点不行吗?”那不是疑问句,那是命令语气的陈述句,你不得不服从。我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她抱起妹妹从我身边绕着走开,留下落寞的我一个人站在原地,如同马戏大舞台上的小丑。
那时候真是小,小到不知道孤独是什么,只是觉得心里很难过,想要把自己藏起来,好好的哭一场。
等到再大一点的时候,我开始有了叛逆心理,想着要报复似的,不愿意好好学习,不愿意规规矩矩上学,父母隔三差五的被我的班主任请到办公室里“坐坐”。于是,他们更生气,看我时的眼神都能用憎恨来形容。而妹妹,永远能在妈妈怀里撒娇,能买最新款的裙子。
妹妹总是在我面前炫耀她的新裙子,父母的娇宠使得她有些跋扈。趁着她不注意,我拿剪刀剪掉了她的新裙子。听着她嚎啕大哭的声音,我竟然少有的觉得很开心。
等我出来工作了,想着终于可以逃离这个家,然而事情并非我想的这样。正在读高中的妹妹需要陪读,而父母都因为各自的工作无法脱身去给妹妹陪读,又不放心她一个人住在学校宿舍,害怕她早恋。
母亲每天几个电话的催着我回家,意思是我每天上着的班,拿着的工资连我自己都养不活,父亲每天半夜开车去妹妹那里陪着,第二天一早又要赶回来上班,长期如此,这样会过于疲劳。还不如我回去找点事情做,顺便给妹妹陪读,这样大家都轻松不少。母亲把一切都想的“妥妥当当”。
“你那时候怎么不怕我早恋?”我冷不丁的一句话让母亲猝不及防,电话那头沉默了好久。
母亲一贯如此,语气里没有商量,而是熟悉的命令,我都能想象到电话那头她五官拉进的距离。她是了解我的,一贯的绑着我的成长,硬生生的折断了我的翅膀,她知道,我飞不远,也飞不走。她了解我的心软,经不起她的每天“炮轰”,她知道,过不了多久我就会心软,乖乖回家按照她安排的方式生活。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己的生活方式,父亲可以选择让妹妹住进宿舍而不用自己过的那么疲惫,也可以不用为难我来缓解你们之间乏力的生活。你们总是想着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给我们,总是想着给我们铺垫好最省事的路让我们去走,可是你们就忘了回头来问一问,我们想不想要这些东西。把自己弄得那么疲惫,结果还是我们根本不开心,连亲情都被拉开了距离。
这些深刻的记忆盘踞在脑海里,挥之不去。看着同事们一个个孕肚初显,亲朋好友们都在祝我好孕,我变得害怕起来。搂着怀里乖巧的孩子,我坚决的打消了再生一个的念头。一个,就够了。看到父母教育的弊端,不想再让她经历我所经历过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