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康熙51年所颁布的那条“永不加赋”的诏令,成了满清仁政的表证,历来都有人吹捧宣扬满清的税赋是历朝历代最轻的,连金庸的小说中对此都是大肆鼓吹。那么所谓的“永不加赋”到底落实到百姓头上是怎样的,是做做表面功夫“掩耳盗铃”而已,还是让百姓真正得到实惠呢?
要说清这个问题,就要先说一下,在中国古代赋和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中国赋税制度起源甚早,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进一步肯定和发展了已往的赋税制度。“赋共车马、甲兵、士徒之役,充实府库之用。”——即赋供军队需用;“税给郊社宗庙百神之祀,天子奉养百官禄食庶事之费。”——即税供国家祭祀,政事需用。“税”字由“禾”字和“兑”字组成,本意是指的地租;赋”字由“贝”字和“武”字组成,是在国家对外有战事的时候额外征收的,赋和税,各有用途,征收的办法也各自不同。
康熙所谓的“永不加赋”,是由特定背景缘由的——清朝实施地税、丁银分征,在康熙年间,人丁增长很快,而这些增加的人口大都不入户籍,这样一来,满清政府对这些人无法进行控制和管理,地方官吏豪绅又乘机压榨,使得贫苦百姓不得不迁徙、流亡,而流动人口日益激增,干扰到社会安宁,引起社会动荡。满清政府为了通过改革赋役制度来控制人口,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封建统治,便决定实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政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把全国丁银总额基本固定,从中央到地方不得随意增加,使广大农民负担相对稳定,逃亡人口减少,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但是,“永不加赋”即永不加丁税(人口税),只收田租。听起来不错,然而,实际上并不算是仁政,在中国历史上两税制,早已将丁税摊派入地租,明中期出现了一条鞭法,将田赋,丁税,杂役等一并征收,满清其实不过恢复明朝旧制而已。
另外,“永不加赋”是在满清政府经历了近百年的屠杀、投充、圈地等野蛮政策后才实施的所谓仁政。而百姓,或者准确的说是汉族百姓,他们身上的重担其实并没有什么减轻,丁赋少了,但是各种税收更加沉重。其一,是总所周知的汉族百姓必须养活那数量越来越庞大的八旗子弟,供他们白吃白喝;还有后来的摊丁入亩其实把丁赋加到田税上了,根本算不上减少,而且面对满清政府越来越大的开支,加之清朝中后期土地兼并,农民手上的田地越来越少,于是各种税收也比之前更多更高了,汉族百姓的日子也更加不好过。
因此,康熙所谓的“永不加赋”不过是个好听的名头,掩耳盗铃罢了,对于汉族百姓来说根本落不到实惠,也只是后来某些人吹捧出来的仁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