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016篇原创文,共2081字,阅读时长约6min。(原文在:闫不疑的小茶馆)
------------------------------
我们每天都要说很多话,但大部分都是废话,从小到大,学校里并没有专门的课程教授该如何说话。
如果有,我想,在我们生活的环境里,类似于强势的家长,叛逆的孩子,愤怒的同事,无脑的情侣,抱怨的员工,还有擅于PUA的老板等消极对话,也许就会变得更和谐一些。
所以我才说,你会说话,但 不 一 定 会 有 效 “有效沟通”。
首先我们要明白怎么才算是有“有效沟通”,什么情况下应该采取“有效沟通”。
简单概括为:当肾上腺素支配你大脑的时候(激动)。
比如,双方陷入对立、僵局、冷漠、尴尬、高风险、观点争执或情绪波动的时候,就都需要做“有效沟通”。(4种方法供你参考)
丨01 明确对话目的
每当我们发生争吵时,头脑一热就忘记了初衷。
比如,常见的夫妻吵架,一开始,一方只是随口抱怨了一句“今天的饭菜好咸呀”随即另一方就开始反驳,可能稍微夹杂点儿情绪“不好吃就出去吃”!
紧接着,你一嘴,我一嘴,双方就开始扒旧账了,从你不讲卫生,到她不够温柔,甚至到之前的哪天和异性多说了几句话。
最后呢,激化出了你根本不爱我,变心了,还想不想好之类的话。
其实,等冷静之后,你会发现这和一开始想表达的事儿,没一丁点关系。
如果在争吵前,或过程中,哪怕闪过一个念头,想想自己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比如,一方只是对饭菜提个醒,另一方呢,就是一句玩笑话,完了之后一起开心吃饭,每次想着点目的,很多无谓的争吵就会当即避免。
丨02 安全对话氛围
小时候常常因为一件小事儿被父母训,一训就是长篇大论一小时,有没有听,想不想听,他们完全不管,准确的说,这就是无效的沟通。
我们所认为的沟通常识是,想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想法,一定要符合逻辑,道理要清晰,这其实是错的!
气氛才是关键!在对话激烈时,往往为了相互争面子,讲理通常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为了吵而吵,这时保持理智和稳定的情绪才是最有用的。
但可不是让你做一个没情绪的佛家弟子,正常人,是不可能没有情绪的,而是让你在发生不安全感的对话时,策略性的选择理智,把自己拉回来,降低不必要的损失。(包含2点)
1)道歉
这不是怂了,也不是为了事情本身道歉,而是要让你为自己的情绪失控而道歉。
比如,你开车在路上与人发生了磕碰,两人就开始了争吵,你要想解决问题,不是让你去认亏,而是”不好意思,刚才情绪有些失控“。
这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把双方拉到安全的氛围内,然后大家利用平和的语气再沟通事情的经过。
2)创建共同目的
比如一个场景,团队成员不想加班,那经理呢,为了赶进度希望各位加班,但做为经理,面对这种局面,是没必要就事情本身做具体讨论的,也没必要计较什么执行力问题,他们缺乏职业素养了等。
其实,完全可以把问题再上升到一个层面,你们是有一个共同目的的。
那就是早日完成指标,这样对大家的升职和奖金都有好处,当然也考虑到大家的下班生活,我们集中一个礼拜提前完成就行。
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想要保证积极向上的沟通关系,这就需要跳出问题去寻找共同目的,往往体现的效率就会事半功倍。
丨03 陈述事实
沟通时不要带有强烈的主观判断。
拿女孩子挤地铁来说,因为上下班高峰,不小心被碰到了敏感部位,这一瞬间,大脑迅速的被肾上腺素占领,即一概而论,也不分缘由,上去就是一顿破口大骂。
若不给对方解释的机会,最后问题就会变得更糟糕,这样明显是不能轻松解决问题的。
而应该要做的是“陈述事实”。
比如,你刚才碰到我了,我感觉到自己被冒犯了,你应该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如果是这样的对话走向,对方真的是一个没素质的人,那可以直接举报,但如果真的是个误会呢,你应该会庆幸自己没有用极端的主观判断来伤害自己和去伤害别人。
丨04 了解对方真正动机
我们经常听到,最高效的沟通是倾听,然而很多沟通高手恰恰对这方面却不以为然。
比如在商业洽谈中,可能你什么方法都试过了,但对方就是不愿意跟你达成共识,甚至不愿意跟你再进一步沟通,你们的对话就此陷入僵局。
此时呢,应该多通过微表情或者询问的方式,去探寻对方到底是怎么想的,这很重要!
有时候,你觉得已经无法突破了,可能会选择先放一放,所谓的再等等时机,其实,这只会显得你不够有诚意,而且也会把合作拖入到更消极的状态。
因为这是你单方面的想法,也许别人在观望,出现这样的对话结果,说到底就是你没有打动对方(除不可抗拒因素),此时应该更积极推进,而不是明明被动还故作策略。
关于这4种对话方法,如果加以刻意练习,相信你一定能成为沟通高手。
————
但是有两点要注意:
1)有效沟通的目的是如何处理对话,假如你吃饭的时候,碰见一酒鬼,开车的时候,碰见一路怒,上来就对着你瞎嚷嚷,冲过来就要干你。
这时候可没必要展示有效沟通,疯狗来了,首先应该要做的是如何保护好自己。
2)刚开始你可能觉得这4个方法有些复杂了,正常沟通都是看心情,很难去记住,这很正常,那就简单点。
如果你读完文章,哪怕什么都忘了,但我希望你能尝试一点,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有意识,也就是起码明白“有效沟通”的好处。
很多时候,我们可能还不知道怎么做,但有意识的主动,知道这样做是对的,经历的次数多了,这些方法自然就潜移默化植入到了你的性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