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适合每一个特殊孩子成长的教育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和同仁们:
大家好!
五月,春未尽,夏初临,迎来了彭水县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教研工作会暨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授牌仪式。大家齐聚一堂,共商共讨彭水县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新篇章。在此,我代表全校师生,向各位领导、专家和同仁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今天是彭水县特殊教育的盛会,为了大家更多的了解特殊教育及特殊教育学校,借此机会与大家多一些交流,主要目的是抛砖引玉。
随着“十四五”特殊教育提质行动计划的持续推进,在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工委的关心和支持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特殊教育规律,以适宜融合发展为目标,学校精准施策、分类推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为特教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高质量的教育服务,铺就孩子可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谚语云:“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一座村庄的力量。”养育特殊的孩子,更是需要全社会的力量。我校秉承“汇光”的办学理念,有像萤火虫一样发光的校训,萤火微光、彼此照亮的校风,星星点点、缓缓而行的学风,仁爱精进、德艺双馨的教风,我们将汇聚家庭、社会多方力量,达成爱里守望、与光同行办学目标。
一、与光同行,构建校家社育人共同体
每一个特殊孩子的家长因孩子在学校被温柔以待而爱学校,彭水特殊教育学校在充盈的爱意中前行。
(一)政校合力,让特殊适龄儿童被“爱”覆盖。一是健全机制,压实责任。二是定期摸排,动态清零。依托“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改”专项行动、结对帮扶走访、“千师访学”及教师遍访等,以每一个班级为防控源头,精准建立台账,“一人一案”,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二)家校连线,让特殊适龄儿童被“爱”普照。进一步健全特殊适龄儿童(少年)教育安置机制。建立家校链接机制。以班级为单位,家长会、班级群为主体,架起家校“爱心桥”,互通学生现状,协同推进孩子教育,让每位特殊儿童(少年)在爱的普照下健康成长。
二、汇光同轴,培育自强自立社会人
(一)规划先行,明确学校教学目标。根据“十四五”特殊教育提升行动计划,结合我县实际,分三步走,拟定学校近中长期发展目标。
(二)完善教研机制,提升教师因材施教本领。强化师德师风教育,纯洁教师队伍。强化学习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多形式分批组织教师赴办学先进的特教名校和高校学习培训。交流学习思考,达到“一人学习,众人受益”目的。在2023年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课例评选中,全县唯一一个精品课例入选国家级是我们学校的教师课例。在全县班主任带班策略课例评选中,我校课例分别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多名教师案例、论文多次获得市、县级奖励。
(三)优化课程设置,让学生得到适宜发展。探索建立“人格自尊、生活自理、职业自强”的“三自”课程体系。采用“一人一案”,优化课程设置,以基础类课程为主导、康复类课程为重点,持续跟进职业类教育。一是开启系统化教育康复课程,如矫正课、感觉统合课、感知训练课,以达到基础教育与康复教学相结合的目的。二是开启系统化生活自理课程。如洗澡、洗头、叠被子、洗碗、烹饪和四季种植,以培养学生生活技能和劳动技能。三是开启适合学生发展的个性化职业自强课程。如草编、烹饪、洗车、刺绣、手工制作、沙画和版画,旱地冰壶、乒乓球、啦啦操、羽毛球等项目,以训练学生团结合作意识和肢体协调能力。其中,啦啦操在竞赛中获全国第三名,龙脊舞获全国二等奖,田径项目获市级锦标赛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好成绩,旱地冰壶排列渝东南片区前列。四是开设校本特色课程。开展音乐治疗课程,开启排舞课程,让学生在身心愉悦中感知觉得以康复,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家长和社会的好评。
三、聚光同辉,铸就学生幸福人身
主动寻求爱心企业和社会人人士支持,让特殊学生感受到社会的“温度”。学校主动与县民政局、残联和行业协会联系,积极寻求爱心企业和社会人士的关心和帮助,近年来,多次受到企业和社会爱心人士爱心捐赠,让特殊学生感受到社会关爱的“温度”。订单式技能培训,让特殊学生感受到融入社会的“热度”。学校在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家长的意愿和学生实际能力,主动开展职特融合教学,建立具有地域特色的优质课程开发、共享、配送机制,组织学生到县职业教育中心学习烹饪、汽车维修和清洗等专业技能,采取“订单式、点菜式、面对面”的培训方式进行分类培训。目前,已输送多名毕业学生到重庆新南方工程塑料有限公司等企业就业。多名毕业学生到本县餐饮企业就业,个别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学校的帮助支持下自主创业,让特殊学生感受到融入社会的“热度”。
学校在互联、包容、感恩、希望、协作办学价值观的指引下,在学校里,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学校的管理者爱教师,甚至家长都因为孩子在学校被温柔地对待而爱学校。汇聚家庭、社会多方力量,创造适合每一个特殊孩子的教育,共建一所爱意充盈学校,用爱去守望孩子们的童年,与光同行,点亮学校发展、家庭未来、教师职业、学生成长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