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的家庭教育书籍和教授的讲座中出现的最多的就是家长对孩子的“引导和帮助”这两个词。还有一个最主要的观点就是,孩子之所以变成今天的样子,就是我们在长期的养育过程中,反复塑造而形成的。虽然我不怀疑这些理论,但是我内心一直在疑惑,怎么会成为这个样子呢?
最近因为养二宝的原因,开始提前阅读一些早期儿童发展方面的书籍,主要看了李跃儿的《关键期关键帮助》和另外一个美国作者的《0到6岁的魔法世界》。这两本书有异曲同工之妙,主要都讲述的是0到6岁孩子在心理、生理发展上的一些规律。
孩子从出生开始,需要经历口的敏感期,手的敏感期,腿的敏感期及以后的工作阶段,也就是开始的学习和成人的社交和各种空间感觉的形成,等等等等。比如说口的敏感期,我们都知道,新生儿一出生就会有吮吸的动作,这时候你只要把奶瓶放进她的嘴里,她就会吮吸,偶尔婴儿还会把自己的手指放到嘴里去吮吸,这就是他天生具有的口的这种能力。这种吮吸的动作一方面可以让他吃奶喝水,满足他的生理需求,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让婴儿获得精神的愉悦。但是在我们的养育过程中,会出现两种相反的情况,一种是担心孩子吃手吃东西不干净,不卫生,老去限制孩子这个动作,所以让孩子对这一种生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影响他的大脑发育。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为了图省事给孩子用安慰奶嘴,让他一直就这么的吮吸,又推迟了他的发展。同样进入到手的敏感期的时候,他就会去通过手抓所有能够看见的东西,无论是软的,硬的,大的,小的,方的,圆的,他都要去抓握。在这个阶段,这是它的自然发展的一种本能?当然到了腿的敏感期,他就会想去走路,无论是否走得稳,无论是否走的好,他都要去走,更主要的是他更喜欢在那种低洼不平的东西上面去踩,反复的上去下去找感觉?这些都是人作为一种生物,本能的一种适应和探索的本领。可是回想起我在养大宝的过程中,这些对于我来说,我完全是以自己的意志为出发点。比如进行到腿的敏感期的时候,因为担心他摔着,或者嫌它走得慢,就总是把他抱着,不允许他自己去探索,或者偶尔有心情好的时候,就陪着他跌跌撞撞的走几步,但更多的时候是一种限制。更别说手的敏感期,从来没有说从孩子发展的角度给他配适合他的可以触摸的东西,而是把所有能够拿得到的全部都藏起来,或者放在他拿不到的地方,更喜欢做的就是让他睡觉,或者抱着他,限制他自由触摸。更别说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所有的这种开始学习阶段的唐诗、速算全部都是按照家长的要求和意愿来给孩子安排的,从来没有站在孩子发展的角度去真正的帮助和引导。所以慢慢地形成了孩子的性格和他的一些习惯,当这些东西逐渐形成、表现出来的时候,却又发现这是自己不想要的。
从最开始限制孩子吃手,限制孩子去触摸抓握东西,限制孩子去走路,其实这些都是对孩子与生俱来的一种探索愿望的限制,也是对他大脑发展的一种限制。几年如一日的限制,甚至十几年如一日的限制,最后表现出来的是孩子没有内生动力,探索欲望不足等等等等,这时候我们又开始抱怨孩子。现在来看看这些问题,觉得孩子真的是非常委屈和冤枉的。
不了解孩子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就做父母,这对孩子的早期发育发展来说,真的是一种遏制。没有经过培训就上岗的父母,确实是不合格的父母。
这也印证了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孩子是复印件,父母是原件的家庭教育定理。所以与其反复纠正孩子的问题,还不如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