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刚毕业那会儿我就嫁到了老公的城市,公公婆婆强健能干,家里办厂、做生意,我们俩夫妻就在厂里店里打酱油。家里的生意有上一辈操持,我们无需伤神。生意红火,收入也不错,我们虽没出什么力,可年底照样一大笔的分红。我们有套160平米的房子,有辆雷克萨斯,除了奢侈品,买别的日常用品是也不会纠结于价钱。卡里还存着一笔能让自己嘴角上扬的款子。
当我们潇洒度日时,也曾感叹同时毕业的那些同学,何其苦逼,赚着一千多的月薪,操着亿万事业的心。我们是何等的幸运,如此轻松的过上了别人一直努力向往的生活。
改变悄无声息……厂关了,店面缩减了,一直到现在,店里的生意只能是赚钱发工人工资!而此时,那些曾经被我远远甩在身后的苦逼同学们呢?有的成了小有名气的设计师;有的开办了自己的学习班;有的成了企业高管;有的甚至开创了自己的品牌?
十年之间,我和我们的同学都有了下一代,我们还是开着那辆雷克萨斯,而原本没车的同学却开起来路虎,我们还是住着那套160平方的房子,同学却在海南买了度假别墅!看到这肯定会有人说,你自己要攀比,要找不舒服!
我不是想攀比,也不是一定要比别人强,我只是疑问怎么别人都在前进,我们却在原地踏步?我想了很久,最后总结出来,因为我和我的丈夫一直在“舒适区”,从未踏出过一步!我们有房有车有存款,多少人一辈子奋斗的,我们早早就拥有了,还要去闯什么?还要去吃什么苦头?于是我们在自己这个小圈圈里安逸着。直到有一天周围的依靠都没了,上有年迈父母要赡养,下游绕膝幼童要教育。于是在接近三十几岁的时候我有点慌了!我和我的老公毕业十余年,所学已所剩无几,身无一技之长,年龄已超过大部分单位的最高年龄限制。此时生意的没落逼我们重新规划,但自己的能力基本为零。上班行不行?换个生意做行不行?每天都在翻来覆去的想。对!“翻来覆去”就是这个词,昨天想了一遍的东西,今天又翻出来想,想好了准备踏出一步时,又一念改变。于是周而复始,我始终在思考,始终在痛苦,却始终没有行动。
以前看到一片文章说人生每7年会有一个大的人生转折点,在各个重要转折点上作出的决定将影响你未来的人生。我想当二十几岁的我选择安逸的时候就注定了三十几岁的我所要面对的迷茫。而现在三十几岁的我是不是该对未来的我负责一点,选条正确的路走走,这次我感觉不能安逸了,我想踏出安全区,它也越来越小,就算容得下我们夫妻俩的苟且,也容不下我们孩子的未来。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们如果只是一味的安逸,一味的退却,我不敢想我的孩子以后会成为什么样的的人。最可怕的就是你要对孩子说:“爸爸妈妈这辈子什么都没靠自己过,什么都没尝试过,爸爸妈妈过的就是废柴般的生活!”我没有勇气成为这样的父母。
我们的父母用尽全力为我们创造了舒适,如今已无力护我们周全,我想他们应该在心里默默的担忧过我们这两个“稚嫩”之人,如何在他们退去当家人之位后来支撑这个家庭?
我们有“得”,在别人流着汗水无限努力的时刻,我们不费吹灰之力的拥有了一切;我们有“失”,失去的就是那个奔流着炙热血液永不停止跳动不断求上进的心脏。
生活没有方向,没有愿景,就是一潭死水,谁在这潭死水里都会迷茫!为了父母,为了子女,更为了自己有个无悔人生,请振作,请努力,请勇敢的踏出“舒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