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卖,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卖?”“为什么很多酒吧喝水要钱,却又提供免费花生米?”这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情景。而《牛奶可乐经济学》作者罗伯特·弗兰克教授,通过观察总结,给读者上了一堂妙趣横生的经济学课程。
机会成本:计入时间、精力的成本
在我们做决定的时候,不仅要考虑显性的成本,更要考虑隐性成本。也就是说不但要考虑金钱的投入,还要考虑时间、精力等因素。当你的行为所带来的受益大于成本时,才有价值这样做。
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吧,我在美容院办了一张护理卡,美容师有时会打电话告诉我,有一个现场活动,价格特别优惠,而且有资深业内专家到场亲自操作,能够让效果加倍提升云云。我就幻想变美的效果,云里雾里的来到美容院。在护理过程中,美容师和资深专家就是各种推销,分析产品的效果、价格优势怎样怎样。本来半个小时能结束的项目,整了1个小时还没完事。
看起来美丽的理由,其实是一种推销手段。接收吧,就是又一次新的投资;不接受吧,好像没得到优惠、还让销售人员不开心。所以,以后这样的事由我都会拒绝,为了所谓的优惠,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得不偿失。
成长曲线:长期投入,效果翻倍
刚毕业的大学生常常存在眼高手低的情况,对于职业需求既要体面又要高薪,往往错失了很多提升自我、积累经验的机会。
我认识一位律师,在他刚通过司法考试的前三年时间里,他并没有急于执业,而是在各级法院中做实习生。通过在不同的法院和法官相处,学习了很多实践经验,而且熟悉法院的工作流程,了解当事人的想法,这些都是需要在实习过程中免费获取的实践经验。等他正式开始执业的时候,没有太长的过渡期,自己的律师生涯短时间内就快速发展的阶段。看似他在提供免费劳动力,实则实在无限积累自己。
也许在创业初期,职业前景并不乐观,但是通过实践,掌握更多的技能,那么在未来的成长潜力就会翻倍。与之相反,初期高速度发展的职业,以后会越走越慢,降低速度,受益反而不如前者。
折扣门槛:只选对的,不选贵的
女同胞们有没有这种体会,在商场打折季开始的时候,常常心动不已,约上好友一同去“血拼”。然后觉得这件衣服降价了、那件款式很不错,买买买,很Happy!回到家,购物热情指数也降下来了,发现有的衣服真的不是必须品,“冲动是魔鬼”呀!
事实上,在你被折扣所吸引、动念想要消费的时候,应该及时冷静一下,想想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以此扩展到其他领域,不管是职业规划、投资理财,最终要的是明确自己想要什么、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不要过多考虑无关因素,不要丢了西瓜捡芝麻。
我们习惯了日常行为模式,对周围的事务逐渐减少了观察和思考,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