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近些天工作之余还做了两件事,每天坚持一定时间的英语听读练习,思考和实践改变现状的行动。感觉收获不明显,但也有了确定的认识:对自己的现状不够满意的同时,对未来又充满希望。这算是一个有价值的收获。尤其是读了《第五项修炼》这本书,倒是可以解释自己在改变道路上的一些疑惑。

一、愿景是什么?这还得区分一下理想和愿景。【理想】可能是大方向,大目标。而【愿景】则是特定的目的地,是你渴望的未来图景。比如,你的理想是要成为成功人士。相对应的愿景则应该是:到2020年,在物质方面,"银行里有多少钱"?健康方面,“跑5000米用时23分钟”。自由方面,"每年有4次、每次不少于7天的和家人放松的旅行"。服务方面,建成2所希望小学或者就某个领域写一本书,帮助上百万的人成长。所以,只有明确标准、时限的愿景才会提供持续的学习动力,这也符合即时反馈的原则。如果你的目标是学好英语。学生时代学习英语,分数可以是可以量化的标准,现在再提英语,愿景不应该是可以与人对话这样大概的目标,其实可以量化为每月能够听说二十个句子的行动。

二、现状是什么?

准确了解现状的人非常了解自己的无知、无能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他们又有深深的自信。这矛盾吗?其实,这不矛盾。因为,“过程本身就是回报”。一方面,要学习如何更清晰地观察现实。在朝着既定目标前进的过程中,了解你现在在哪儿。既要知道愿景和现状的距离,更要知道缩小这段距离的本质是改变现状,而不是降低愿景。比如,如果对你来说休闲和娱乐比学习更有吸引力,你的时间自然更多的花在你认为的"浪费",如休闲娱乐这样的事情上。结果,你只有降低愿景,来满足你学习的现状,直到你再次懊恼和自责。另一方面,我们要不断澄清什么对我们是重要的。我们经常花太多时间,应付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问题,以至于忘记了,我们原来是为什么来到这条道路上的。结果,关于什么对我们是真正重要的东西,我们却只有一种模糊的,甚至是不准确行动。

三、真相是什么?

姚仁禄在讲创意课程就谈到过:创意就是把希望和现状拉近的过程。这个过程有两个相反的力在作用。一个是想达成愿景的动力,就是创造性张力。另一个是与生俱来"无能为力"观念导致与焦虑相关的感受或情绪,称作是情感张力。事实上,绝大多数人在向目标努力过程中,不时会有声音骚扰你:"你怎么可能做到呢,你配不上那个愿景。"等等。反应到情绪上或是害怕,或是沮丧。实现愿景的过程,也是这两种力相互对抗的过程。愿景没有实现时,如果我们感到极度沮丧,我们可能会有强烈的冲动要舒缓这种沮丧情绪。最直接的舒缓方法就是:降低愿景!比如,学习开车。你会说,其实自己能否学会也没那么重要,必竟自动驾驶已在路上了。或者找个理由:“我之所以放弃是由于没人理解我”。

而把握创造性张力,更重要的是认清真相,即:对现实要有真实的观察,允许固有的、"无能为力"观念存在,进而改变我们的认知:失败其实就是一种不足,它仅仅反馈了现实与愿景之间的差距;实现愿景和克服消极观念同属一个系统,有延迟和瓶颈,需要毅力和耐心:现实也不应该是我们的敌人,而是我们的朋友,要容忍现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五项修炼,彼得·圣 (新世纪最新扩充修订版) 2009中文序 领导人就是占据权位而自动出现的;必须拥抱领导的“...
    际弋阅读 9,326评论 1 38
  • 你知道这篇文章写的我很抓狂忒抓狂难以名状的抓狂,原因是当我写完了要保存的时候,图书馆的烂网坑了我,当时就大写的服,...
    无敌的默阅读 1,709评论 2 0
  • 多看上的书评越来越多,有时看书评比看书收获大。因为它展现了现在正在阅读人的精神面貌。我看的最多的是科普书。多看上出...
    上官雲吞阅读 3,520评论 4 11
  • 春的脚步 惊醒了万物 大地生动起来 宽阔起来 深情是大地的儿子 风的沧桑抹去了石头梭角 春是万物的画笔 心一暖...
    淘猴侯孙行阅读 2,593评论 17 15
  • 纵然繁华三千 看淡就是云烟 虽然烦恼无数 忘记便是晴天 走过了才明白,幸福是用来感受的,伤痛是用来成长的,努力让心...
    暖玉温森阅读 1,70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