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八点零二分,我从摄像头里看见老妈已经睡了,小宝贝也刚刚吃饱入睡。这一老一少是我最关心的两个女人。
在六点多给老妈打电话,老妈第一句话就是“难么好了,好日子到头了!”。
曾经的日子,家里欢声笑语。我哥哥一家五口都与老妈住一起。侄子媳妇特别孝顺,下班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看老妈,打声招呼。给她各种吃的,看季节变化,馒头,月饼,水果。。。我一直夸这个媳妇真是比我这个女儿还贴心。我毕竟离得远,回家次数一年没有十次。而她每天会给老妈请安带礼物,任何一个人被如此关心都会被温暖到。这个侄子媳妇的妈妈还经常做馄饨带给老妈吃,老妈都吃到腻。所以老妈愿意拼命在外面干活,一年忙了几万块,自己舍不得花,都给了孙子。这里最大功劳者就是这个媳妇。
这个九月,侄子女儿去城里上学了,于是哥哥一家都住到城里去了。本来哥哥说他会回家陪老妈的,但现实是不到十天,他已经隔三差五地住城里了。空留老妈和点点(我家狗)两个守家了。
原来老妈辛苦一天回家,她不用操心晚饭,哥哥会做好,她只要拿个碗去夹一些,在空调房里一边喝酒一边看电视。现在回到家,没有了准备好的晚餐,也没有了孙子媳妇热情的问候。冷冷清清,还要自己做饭。老妈最不喜欢做饭,以前都是老爸做饭,后来老爸走了,老妈就在哥哥那里吃饭。这样快乐自在的日子没有几年,就剩老妈一个人了。
我知道她的幸福指数一定下降了很多,原来辛苦工作后回家是有盼头的,现在回家了也是独自一人,她现在身体还算健康,可是如果有个头痛发热,没有人可以端上一杯热水了。老妈内心一定会有无力无助的感觉。
老妈说,干嘛非要搞两个房子?乡下住了多舒服,但人都追求更好的,更热闹的。城里的房子窄了很多,但热闹,上学方便。也是为了孩子有更好的教育。一个家庭的重心总是在小辈那里,而老人已经代表着老去和没有希望,所以在老人和孩子的天平上,老人肯定是没有分量的,一切围着孩子转。
原来还觉得哥哥挺照顾老妈的,那个时候他也信誓旦旦,会住在乡下陪老妈。但现实马上打脸,我不知道老妈内心除了无力无助,会不会有怨气。她竭尽全力省吃俭用给孙子换房贷,他们现在开心地住在新房子里,留老妈一个。
人大概都是这样的命运,在年轻的时候,你有精力,能赚钱,需要你的人都围在你身边,欢歌笑语。当你老了,没有人可利用的价值,就很少有人围着你转了,大家都很忙,都有自己的生活要忙。
老妈在这个家里真是奋斗了一辈子了,结果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