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题:用课堂上介绍的阅读方法,阅读一本书,并写一篇推荐,500字以上
阅读《快速阅读》,推荐稿如下:
从一字一句到一目十行,这些方法让你的阅读速度瞬间升级
2007年,首个世界速读竞标赛冠军安妮•琼斯接受邀请,在伦敦查令十字路大型连锁书店里速读了《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这本书,这是一本600多页的长篇小说,阅读难度十分大。但是安妮•琼斯在挑战面前沉着、冷静,不负众望,并因此创造了每分钟阅读4251个字的个人最好速读记录。
当我们还在为一个月都读不完一本书感到苦恼的时候,在世界的另一边,安妮•琼斯的阅读速度已经达到了每分钟4000多个字。如果把我们的阅读速度比作是马路上行驶的汽车的话,那么安妮•琼斯的阅读速度就是即将飞出地球的火箭。
那么,安妮•琼斯是如何让自己拥有如此快的阅读速度呢?她在公开场合向全世界的阅读者推荐了《快速阅读》这本书。
《快速阅读》的作者东尼•博赞是英国人,他是“世界快速阅读锦标赛”的创始人,也是大脑和学习方面的世界超级作家,被称为英国的“记忆力”之父。他先后出版了87部专著或合著,其中,思维导图系列图书享誉全球,被翻译成35种语言,风靡200多个国家,销售量突破了一千万册。《快速阅读》就是“思维导图”系列图书中的一本。
这本工具书,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告诉了我们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第一,拓展视觉能力层面的方法。
东尼•博赞告诉我们,人的视野范围其实很宽,我们可以一次看到很多东西,但是有的东西会视而不见,这是因为这些东西处于人视野范围的外围焦点上,而中心焦点只占到人视野范围的20%。所以,我们要通过阅读练习,扩展自己的中心焦点的范围,并尝试把外围视觉和巨大的感知力结合起来,让自己一次可以看清楚更多的东西。
具体的练习方法是这样的,在阅读的时候,让书本到眼睛的距离稍微远一些,大约50cm左右,具体的距离以自己的眼睛感觉舒服为合适。然后找一篇熟悉的文章进行练习。最开始阅读的时候可以以词组为单位进行,然后尝试以句子为单位进行练习,熟练了之后,慢慢试着一次看两个句子,以此类推,逐渐扩大自己的中心焦点的范围。
第二,保持阅读注意力层面的方法。
我们很多人,之所以阅读速度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反过来说,阅读速度越慢,注意力越容易不集中,因为大脑就了开小差的时间。所以,想办法让自己的阅读速度快起来,注意力就会相对集中;而注意力越集中,阅读速度也就会越快。这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想要在阅读的时候保持注意力集中,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阅读的时间不要太长,中间要进行适当的休息;第二,阅读的时候,用引导物来进行引导。比如可以用铅笔做引导物,在文字上方快速划过,目光随着铅笔的移动而移动,这两个小小的方法可以有效的防止阅读时候思想神游,从而帮助我们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第三,提高阅读速度层面的方法。
关于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东尼•博赞在战略上和战术上都给出了我们建议。在战略层面,要学会使用跳读、略读、不同角色段落的阅读技巧。也就是说,阅读一本书,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从前到后一字不漏的去阅读,我们要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挑重点去阅读。有的地方我们觉得不重要,完全可以跳过去,有的地方我可以选择大致看一眼,有的地方我们可以看看开头看看就结尾。这就给我们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在战术层面,东尼•博赞创新性的提出了九种速读引导术,比如双行扫视、可变扫视、反向扫视等等,每种不同的扫视方法都有它适用的范围,我们可以根据自己视觉能力范围的大小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拿双行扫视来举例子,就是眼睛一次扫视两行的内容,如果自己的视觉能力可以达到,这样阅读就完全没有问题,并且这样阅读至少可以将我们的阅读速度提高一倍。其他的速读引导术也都有着各自的优点,如果能够熟练运用,也将极大的提高我们的阅读速度。
其实,想通过读一本书就彻底改变自己的阅读习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或者说,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也有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只要抓住要领,勤于练习,我们的阅读速度确实可以有所突破。
“想到”和“得到”中间只差了一步,那就是“做到”。
我们知道了方法,接下来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练习。我们可以从每天坚持快速阅读十分钟开始,慢慢的增长阅读时间和增加阅读难度;我们也可以从已经阅读过的内容或者片段开始练习,拓展自己的视觉范围;我们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说或者散文开始练习,让自己感受到快速阅读的乐趣。
即便是快速阅读暂时做不到,我们也可以使用给自己留作业的方法,督促自己尽量快的去阅读。
比如,在开始阅读之前,我们就可以告诉自己,此次阅读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出故事的主线;或者此次阅读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以问题为导向进行阅读,可以练习我们抓住重点的能力。
还比如,我们可以告诉自己,今天的阅读时间只有半个小时,自己一定要在这半个小时的时间里,把这本书的某个章节读完。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就会让自己的注意力更加的集中,阅读速度也就会更快。
NBA著名的篮球运动员科比说过一句话:“你知道洛杉矶每天早上四点钟是什么样子吗?”他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常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的练习。对于快速阅读也是一样,或许我们在一个星期、一个月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里,都看不到阅读速度的明显改变,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最终有一天,量变会变成质变。并且,我们人生的意义也会因此而变得不同。
(总计2125字)
第二题: 写一篇听课笔记(重点谈收获),体会式笔记,而不是摘抄课堂内容,1000字以上
2019年1月26日,释若老师的公式写作课第一次正式课开课,我第一次的学习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完成的,第二次的学习一气呵成,并认真的做了读书笔记,第三次是针对一些重点内容又进行了回听。总的来说,这堂课知识量很大,主要讲的是阅读的六个层次和四大技巧,需要我们后期慢慢消化。而对于我来说,感触最深的是重述技巧。
重述,又可以称之为复述,是写作的一项基本功。
重述听上去似乎也很简单,但是实际操作起来,比我们想象的要难一些。特别是当我们真的动手去复述一个故事,或者去重述一段历史的时候,就会发现,如果我们没有搞清楚人物和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很难做到复述清楚的。
释若老师教给我们的复述方法简单易懂,切实可行。从大的方面说,不但有利于我们屡清楚逻辑关系,做到把事情本身复述清楚,而且还有利于我们在复述的同时去做知识增量,让文章变的更有意思。从小的方面说,具体到段落和段落之间如何过渡和衔接;在语言上如何运用对比的手法形成反差;如何从自己的角度抛出观点,进行解读;如何联系实践经验等等,这些 都有演示和讲解。这对于我们课后的消化、吸收、练习十分有帮助,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开阔了写文章的思路,让我们不再觉得无话可说,不在害怕无处着笔。
听完了这节课,我觉得自己在某些问题上豁然开朗,敢于下笔了。但是我也明白,想到是一回事,能够写出来是另外的一回事,所以还要进行不断的练习。总的说来,释若老师的课程给了我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首先,重述之前搞清楚逻辑关系很重要。想把一件事情复述清楚,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自己先把这个事情弄明白、搞清楚。比如我们要给别人讲《红楼梦》里面的一个小故事,如果人物之间的关系都搞不明白,很显然是没有办法给别人讲清楚的。所以遇到像《红楼梦》这样的鸿篇巨制,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画出书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图,然后再找合适的角度去进行解读。
其次,重述的同时恰当的联系经验会让文章变的丰满。复述原文只要认真,谁都可以做到。但是想要复述的吸引人,就要恰当联系实际。比如,干货类的文章我们可以适当的加入作者的一些小故事,或者其他的历史故事来加强文章的趣味性;还比如,人物传记类的文章我们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地理位置上的类比、人物角色上的空间转换等等来解释故事当中出现的一些并不常见的名词,以此来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最后,重述的同时一定要有自己的观点。我们虽然是在阅读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解读,但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出完全不一样的结论。就像好多人都去解读《西游记》,有的人的观点就是职场上该如何快速晋升,有的人的观点就是困难面前如何寻求帮助,还有的人讲的是该如何打造自己的人脉圈等等。虽然是同一本书,但是不同的解读带给读者的收获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观点一定要有。我们要时刻谨记,只有给读者带来价值,读者才会喜欢。
现在想想自己之前写的文章,之所以干涩,没有可读性,不能给别人带来价值,正是因为自己的重述工作做的不到位,抓不住重点,逻辑不通顺,故事不丰满,所以文章无人问津也在情理之中。
知道了这些之后,以后在写文章的时候,就要时刻提醒自己,将释若老师教给我们的各种技巧运用到文章的拆解过程当中,尝试让自己的文章逻辑自洽,尝试让自己的解读可以给别人带来价值,尝试让自己的文字可以变得更有意思。
(总计1249字)
第三题:在荔枝微课,释若老师的读书专栏“噢耶,读书来了”,听老师解读的《这样读书就够了》,并写下你对RIA读书法的理解,500字以上
《这样读书就够了》是赵周老师写的一本书,在释若老师的读书专栏“噢耶,读书来了”听完释若老师的解读之后,我对RIA读书法又有了更深的理解。
RIA读书法是赵周老师提出来的一种读书的方法,这种读书方法的主要观点是,读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读完一本书,而是为了在书中发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进而拆为已用。在这里,R是指的是阅读拆页,I 指的是在拆除帮有专门的人员负责讲解引导,如果自己读书,没有人来讲解引导的话,这一部分也可以理解为重述原文内容。A指的是指拆为己用。A又可以分为A1和A2,A1指的是联系经验,A2指的是规划运用。
我认为,使用RIA读书法有以下几个关键点:
首先是适用范围。这种读书方法主要针对致用类的图书,比如理财类的图书,比如工具类的图书等等。以娱乐和消遣为目的的阅读不在此次的讨论范围之内。特别是对于刚开始学习拆书的小伙伴来说,RIA读书法主要适用于致用类的图书。
其次是所有工作都要全部写下来。从问题描述、复述原文、联系经验、再到规划运用,一定要用笔写下来,落在纸面上。自己用大脑去想,和自己写下来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所以我们在操作的时候,一定不要偷懒,要认认真真的写下来。
再次要开拓思路,学会拓展。我之前在做联系经验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总是感觉找不到合适的案例,后来看了别人写的内容之后,才发现这一部分的内容不仅仅限于自身的经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在电影、电视剧中看到的故事、案例,也可以作为参考内容写下来,和书中的内容进行分析对比。
我们拆书就是为了使用,我们把所有的问题都写下来,也是为了指导和改正自己的实践,所以最后规划运用的文字要放到自己随时能看到的地方。这样做一方面是提醒自己,随时注意使用那些方法,另一方面也是要随时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己总结出来的方法进行校正,确保切实可行。
使用RIA读书方法进行阅读,一定要明确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最终的阅读目标,这样才会学有所获。
(总计793字)
第四题:用课堂上介绍的重述原文方法,写一篇人物传记稿,1500字以上
各位书友,大家好。
今天要给大家讲的这位人物虽然很少被人提及,但是却创造了有史以来最优秀的投资记录;虽然荣登《福布斯》富豪榜,身价十几亿美元,但是生活却十分的低调;虽然一生都没有什么大起大落,但是却在别人即将退休的年龄走向了人生的巅峰。他,就是巴菲特的黄金搭档,他的名字叫做查理·芒格。
1924年1月1日,查理·芒格出生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兴趣爱好就十分广泛。他先后研究过自然科学、数学、物理学等学科,还曾经对医学特别感兴趣。在他19岁的时候,申请加入了美国陆军空军兵团的军官培养计划,专攻热力学和气象学。后来,从美国陆军空军兵团退役后,他申请进入哈佛法学院学习法律,并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在哈佛法学院毕业的时候,查理·芒格24岁。在24岁之前,查理基本上没有接触过投资,也没有研究过投资,那么,他是如何从一名法学院的毕业生一步一步成长为一名投资界的大师级人物呢?
首先,得益于他独特的商业洞察力
查理·芒格在哈佛毕业之后,就进入了南加州的一家律师事务所,开始了职业律师的生涯。由于他对自己的收入并不满意,所以在做律师的同时,还投资了股市和房地产。在投资房地产的过程中,查理通过不断的谈判和签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使得自己的商业触觉变得越来越敏锐。
从1961年第一次涉足房地产到1964年,查理得到了高达140万美元的房地产投资收益。
如果我们以当时(也就是1964年)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2.4618来换算的话,就等于说是查理用3年的时间,收获了大约340多万元人民币。这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显然是一笔巨款。
其次,得益于和好友之间的思想交流
1959年,查理35岁,他遇到了对自己的一生都产生重要影响的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沃伦·巴菲特。当时查理因为要处理父亲的葬礼,从洛杉矶回到了奥马哈。在朋友举办的晚宴上,他结识了沃伦·巴菲特。这次偶然的相遇,让查理和沃伦一见如故。他们对商业、金融和历史等许多方面的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留下了彼此的联系方式。
此次交谈之后,查理和沃伦长期保持书信往来和电话联系,他们经常对一些投资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有的时候信件长达9页纸,这些思想方面的碰撞和交流让查理的投资思路更加的开阔和清晰,对事物的分析也更加的全面和理性。
由于受到沃伦的影响,查理先是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和别人合伙成立了投资公司,并且从律师事务所辞职,开始一心一意做投资。后来又效仿沃伦,决定不再直接为投资者管理基金,而是通过控股一家股份制公司来建立财富。
查理之所以能做出这些重大的决定,和长期以来同沃伦的思想交流是分不开的。而这些关键时候所做出的关键决定,最终使得查理走向了成功。
再次,得益于他对投资思想的深刻领悟
在思想层面,查理酷爱读书,对多个领域的图书都有涉猎,除了上学的时候研究的那些自然学科之外,后来,他还自学了经济学、金融投资学、哲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查理常说:“如果你手里只有一个锤子,那你看谁都是钉子”。为了避免自己陷入到一种思维框架当中去,查理在进行投资决策的时候,常常使用多个思维模型进行参考。
同时,查理还非常清楚自己的能力圈范围,他对于自己看不懂的企业或者行业,绝不会轻易的进行投资。
在实践层面,1962年,查理和杰克·惠勒建立了投资公司,开始用自己的钱和别人的钱投资股票。不久之后,查理和沃伦各自独立的投资就产生了交集,他们共同投资了蓝筹印花公司,并成为了该公司最大的两位股东。一段时间之后,这个公司被大名鼎鼎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收购。
1978年,查理54岁,正式担任伯克希尔公司的副董事长。他和沃伦联手,使得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获得了非凡的成功,并由此创造了投资史上的奇迹。他们共同的投资决策使得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市值一下子增长了13500倍,从1000万美元猛增到了1350亿美元,成为了大众眼中的传奇。
时至今日,查理作为一名投资大师,仍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投资人。
那么我们作为投资小白,除了对查理的敬仰,还能做些什么呢?我们如何才能在查理身上取得真经,向属于自己的财务自由迈进呢?
一方面,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
查理从小博览群书,对于数学、物理学、哲学等一些基础学科都有深入的研究和理解,他非常喜欢读书,走到哪里就看到哪里,并且从来都没有间断过。他的孩子们和他开玩笑,把他称之为长了两条腿的书。
与查理相比,现在的我们大多过于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很多人嫌弃研究数据太麻烦,研究企业背后的价值太高深,一心只想走捷径,恨不得今天刚买了股票,明天就成为百万富翁,这样的投资心态显然不可能获得成功。
其实,在投资面前,偷懒就相当于拿钱开玩笑。我们要做的最要紧的事情是学习,通过阅读和实践不断的进行学习。让自己懂得那些数学公式背后的涵义,让自己明白那些企业运行的逻辑,让自己领悟整个宏观经济运行的规律等等。
或许我们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做不到像查理那样博古通今,但是至少也要像三公子一样,做好必要的功课,即便是抄作业也要抄的心里清楚明白才行。
另一方面,要学会独立思考。
投资不仅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虽然查理和沃伦是黄金搭档,彼此对对方也都十分的信任,但是每次的投资决策,他们也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立思考,绝不会盲从对方。
我们作为投资小白,从最开始就要时刻谨记,任何投资决策都要依靠自己的独立思考。因为每个人的经济状态、风险承受能力、对事物分析判断的出发点都是不一样的,所以盲目的追随是投资的大忌。并且很可能相同的一次操作,对于别人来说,就是正确的,而对于自己来说,就是错误的。
更何况,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小白们希望暴富的心理,去煽动、蛊惑大家买一些股票,做一些房地产的投资,所以当我们面对这些言论的时候,要保持一种警惕的心里。只有自己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去尽力做到自己分析、自己思考、自己判断,才能不被别人的言论所左右,成为别人的韭菜。
2018年,P2P领域“雷声”不断,其中有很多人都是通过亲戚、朋友的介绍购买的产品。他们之所有购买,主要是因为有人介绍。而对于自己购买的这个“产品”背后对接的到底是什么,底层的逻辑是什么,其实并不清楚。很显然,这样的投资决策就是盲目的。
成功不可复制,对于查理·芒格,我们不仅要看到他辉煌的投资记录,更要学习他的品质和思想;对于我们自己,是否实现财富自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始终都在通过阅读、学习、思考和实践,走在通往财富自由的路上。
(总计260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