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得其反的夸奖

当一个孩子考试得了100分,家长大多会由衷而不自然地夸奖“你真聪明”,其他亲戚邻居也大都会用类似的词来夸赞一番。家长心里甚是欣慰,很是高兴,小孩子得到父母因开心而买来各种美食玩具而更开心。

一次这样,再次如是,孩子开始总结:看来我确是很聪明,只要我保持聪明应该就一直能得到父母的奖励,那就太开心了。结果第三次第四次果不其然依旧“聪明”,于是小孩确定了“我聪明”这个事实,并将所有的成绩都归因于“聪明”这个事实。

聪明与否,是对已完成的结果的情绪化归因,之所以说是情绪化是因为这种归因饱含了爱憎喜恶,比如同样是考100分,一个人会夸自己孩子聪明,却可能说邻居家孩子侥幸。所以这种描述是主观的、随意的、情绪化的,因此它也就是不真实的,同时也是不负责任的。因为它只看重结果,而不关注造成这个结果的过程,不关注这个过程中做为主体的人的能动作用与意愿、意志,故而会让其中的人慢慢地只注重结果,并只注重能让自己显得“聪明”的结果。

“聪明”,是夸奖者的自我满足和自我夸耀,因为通常在夸奖聪明后面都会有一句“这孩子像我”或“仿他妈”。为了这种自我陶醉,却将一个假相置于别人,并不断强化以使人相信,让人被催眠似的配合演出,这是极大的自私。人的体内有两种非常奇特的物质,一种叫内啡肽另一种叫多巴胺,内啡肽让人减轻痛苦而多巴胺给人快乐。人在大量运动时、吃辣椒时都会分泌内啡肽以减轻肌肉、舌头的痛苦;音乐也同样会促进内啡肽的分泌,所以人们可以通过音乐缓解痛苦。而在受到夸奖和奖励时、在恋爱时、获得心仪的东西时,大脑便会分泌多巴胺,从而产生快乐愉悦感。同样会使人感到快乐的还有一种化学物质叫甲基苯丙胺,也就是俗称的冰毒,吸毒的作用机制也是促进大脑分泌多巴胺,以致使人上瘾。有实验证明人在受到夸奖时所分泌的多巴胺的量相当于1微克的冰毒的效果,也就是说当一个人不断对孩子给出这种毫无营养的“聪明”的夸奖时相当于不停地向其注射冰毒,什么仇什么怨啊。

被聪明者因为觉着自己聪明,常常会拒绝一些基础的训练或工作,不屑是他们一贯的心理,这种不屑大部分情况下他们自己并不会觉察,而是一种潜意识状态。我这么聪明,干这种活多丢脸;或者在做的过程中稍遇到一些困难:这种不需要智力的简单重复劳动不适合我,我没必要为此劳心费力;或是我能不能找到一种省事省力的捷径,反正只要达到效果或达成所需要的结果就行,而事实是因此在要求的最后时间期限时很有可能还寸步未行,所以自认为聪明的人大多有拖延症;再或者为了保持自己的聪明形象,投机取巧、弄虚作假地裱糊了一个结果,为了这个不牢靠的结果再继续构造出一堆不牢靠的证据,谎言套谎言不堪其累;更甚者为了这种聪明的形象,而不择手段,这并非危言耸听。

所以,正确的夸奖方式是并且只是对行为和态度的认可,夸奖时要说明是哪些行为和态度使其赢得此次夸奖。除此之外,其他的一切都不值得也不应该夸奖,包括结果,好得足以让人沾沾自喜的结果,统统并不应该在夸奖在范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作者:曾宣凯 原文转载自:腾讯GAD游戏开发者平台 前言:我曾在大学时看了上百本国外战略学与军事理论专著,感悟到了...
    912c1d445378阅读 1,559评论 0 6
  • 作者:知乎@朱良。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很焦虑。对我这种渴望进步的人来说,这句话简直刻画得入木三分。我们从这...
    Gaven痴阅读 60,004评论 8 104
  • 【荷尔蒙与多巴胺】 爱情=多巴胺+肾上腺素+荷尔蒙+睾丸酮 多巴胺——爱的幸福源泉 男...
    思颖splendid阅读 12,676评论 4 6
  • 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迁移 应该算是结婚吧? 从前一天开始拉家具被褥茶具…… 到第二天凌晨四点出发 告别生活了二十四年的...
    金枝玉叶_0ada阅读 2,132评论 52 65
  • 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也是一天天年长。 不再那么心高气傲,我开始习惯平静,周末的早晨我出门买菜,买到一把新鲜的蔬菜足够...
    卡布奇诺zxb0815阅读 17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