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七十六)

      过往有句俗言 “树老根多、人老话多。”用在当下,似乎有些不合时宜。当下的老人,或许受着进化的时代影响、表达的多样、抑或交流方式改变。不再满足絮絮叨叨、啰哩啰嗦,也不甘被人白眼、讨人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现在的老人,理性程度走高,反思能力增强,听到的、见到的也多。即便内心有点啥纠结、也能通过自省排解,又何必自找麻烦。     


      现在的老人,独立性、自主性强多了,也少了求人带来的麻烦。再加上网络媒体发达、关注点也多,哪有那么多闲工夫,去扯没完没了的皮。所以老人话不多了,并不意味着傻帽、痴呆、无情、没意。而是挤出了交往水份,加重了相互交流含金量。改变了无效社交观念,人与人的互动,逐渐由外转向内。以前遇到啥矛盾、啥问题,都习惯从外部找原因。找过去、找过来,原因没找着,还憋了一肚子气。现在不同了,出现问题,先拿自己开刀,在自己身上找不是。即便是别人问题,也用不着吵吵闹闹、纠缠不清。涉及底线,该咋咋;鸡毛蒜皮,一笑置之,何必去婆婆妈妈。     


      老人话少了,并不意味着人的情感,也冷了、淡了。俗话说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霖”,很具生活哲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实例并不鲜见,那些看似鞍前马后、海誓山盟的铁哥们,只要遇到节骨眼,包管比谁都溜得快、撇得清。而那些平素来往不多,有价值认同、互信度的,往往会挺身而出。不仅仅因情感所致,更主要的是铁肩道义。

(本文插图街区随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义宁二年,四月初。立夏方过,薰风徐来,林篁郁蔼,草木芬菲。本该是丝絮飘舞,蛱蝶翻飞,万物兴荣,生机盎然之时节...
    桫欏雙樹阅读 1,449评论 0 6
  • 小年下午,沙师傅接到表姨电话,让去他家拿几块熏豆干。乌云蔽日,滴水结冰的寒冷天气,沙师恋恋不舍告辞电暖桌,起身待去...
    愚公_3dda阅读 2,750评论 7 8
  • 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 话说贾赦、贾政带领贾珍等人散去后,贾母命人将围屏撤去,两桌席并而为一。...
    古水流今阅读 2,607评论 0 1
  • 目 录 |惟有兰花香正好 上一章 |故人往事(6) 文 |唐妈 入夜后温隐被白老爷喊去花厅喝茶,陆艺实在懒得应付...
    唐妈阅读 4,944评论 6 29
  • 第一章 厦门是一个集旅游,购物,美食等一体的滨海城市,确确实实是休闲的好居所。所以厦门的大大小小的客栈旅馆洒店不计...
    楼上飘香阅读 5,35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