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特意要去结识一个从未打过交道的陌生人,应当把这一过程当成一次人生的挑战,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对方的背景、经历、性格、喜恶,在对对方基本情况了如指掌的前提下,设想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以不变应万变的心理准备。然后,在交往之中针对对方的特点有的放矢、投其所好,令其产生“相见恨晚”之感,从而赢得对方信任。一次,在李莲英的保荐下,醇亲王特地在宣武门内太平湖的府邸接见盛宣怀,向他询问有关电报的事宜。盛宣怀以前没有见过醇亲王,但与醇亲王的门客“张师爷”从交甚密,盛宣怀从他那里了解到醇亲王两个方面的情况:其一,醇亲王跟恭王不同,恭王认为中国要跟西洋学,醇亲王则认为中国人不比西洋差;其二,醇亲王虽然好武,但自认为书读得不少,颇具文采。盛宣怀了解情况后,就到身为帝师的工部尚书那里抄了些醇亲王的诗稿,背熟了好几首,以备“不时之需”。毕竟“文如其人”,盛宣怀还从醇亲王的诗中悟出了些醇亲王的心思,胸有成竹之后,盛宣怀前来谒见醇亲王。当他们谈到电报这一名词的时候,醇亲王问:“那电报到底是怎么回事?”“回王爷的话,电报本身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全靠活用,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如此而已。”醇亲王听他能引用岳武穆的话,不免另眼相看,随即问道:“你也读过兵书?”“在王爷而前,怎么取说读过兵书?不过英法内犯,文家皇带西狩、忧国忧民,竟至手驾期。那时如果不是王爷抻武,为情三,大局真不堪设想了。”成宜杯畴了一下又说,“那时有血气的人,谁不想洗雪国耻,宣怀也就是在那时候,自不量力,看过一两部具市。”盛宣怀三句话不离醇亲王的“本行”,他接着又把电报的作用描绘得神乎其神。醇亲王也感觉飘飘然,后来醇亲玉干脆把督办电报业的事托付给了盛宜怀。与人交谈,若能使对方产生思想上的共鸣,碰撞出激烈的火花,就表明你的话打动子对方,触动了对方的心就。这就能很容易地与对方建立起良好的交往关系。同样的话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说,就会产生不同的或果。要想使自己的话在对方的心里有一定的分量,就必须把据说话的最佳时机。这就需要我们用耳朵认真听,用眼睛仔细看,用大脑全面分析,寻找最合适的机会表达想法,那么成功的沟通就不是难事于。找准时机,把话说到人心里去,自然能促进沟通的顺利进行。如果在此基础上,我们能掌握说话的方法,把一句话说好、说巧,符合对方的“品味”,那必将会使谈话上添花。不恰当的说话方式不仅会影响表达效果,甚至可能给自已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这就应了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祸从口出。”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章,出身贫寒,少年时代就给地主家放生,为了填饱肚子甚至出家为僧。但朱元璋胸有大志,历尽找回,终于成就了一代霸业。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一天,当年一块儿玩要的秋伴前来拜见。他见到朱元璋高兴极了,生怕朱元璋忘了自己。于是,他措手画脚地在金殿上高声说;:“我主万岁!您还记得吗?那时候,咱俩都给人家放牛。有一次,我们在芦苇荡里把偷来的豆手放在民罐里点着吃。还没等煮熟,大家就抢着吃,把罐子都打破了,撒了一地的豆子,汤都泼在了泥地里。你只顾从地下抓豆子吃,结果被红草根卡住了喉咙。当时,还是我出的主意,让你吞下一把青菜,才把那红草带进了肚子里。”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自己当年的狼狈相被人和盘托出,朱元璋又气又恼,只好喝令左右:“哪里来的疯子,来人,把他轰出去。”会说话的人能一句话说得人笑,不会说话的人一句话说得人跳。话不投机半句多,言逢知己千句少。要想在沟通中处于优势,首先要打开对方的心门,能把话说到对方的心坎里。我们可以提前做些功课,多了解对方一些情况,从对方所思所想入手,定能“言到功成”。这样表达最有效从对方的特点入手,迎合对方的特点,你才更容易与对方搭建起顺畅的沟通平台。
思想上的共鸣,更能触动对方的心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事前规划,可事半功倍。与陌生人交往之前,要尽量对对方的职业、性格、兴趣等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这样在交往过程中你就...
- 鬼谷子的学说,着眼点只有一个,那就是“成事”。 鬼谷子的弟子苏秦、张仪,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之中,为什么能左右逢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