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的阅读结束。开始打卡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这本书是自己在2011年购买的,当时可能读过一些,但印象并不深刻。而且,那个时候没有成家,更没有自己的孩子,对于“家”的理解是站在孩子的视角去体会的。
而九年之后的我,身份已大不相同。我已为人妻,人母。我真正成为了一个塑造“家”的人,而不仅仅只是一个体会“家”的参与者。
这本书是杨绛先生2002年写成的一本回忆录,而在此之前,钱钟书先生以及他们的女儿都已离世。很难想象,她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下这些文字。这本书中不仅有令人动容的文字,还有许多他们仨的照片和往来信件,弥足珍贵。
附每日打卡记录
01 (2020-07-31)
在第一部《我们俩老了》中,作者讲述了一个梦,一个万里长梦。一个对爱人,对家人有着无比眷恋和不舍的梦。这样的梦反复出现,而梦的场景却总是类似,她在寻找,寻找爱人,寻找心灵的归宿。
我想,如果一个人能够经常做相同或相似的一个梦,那么这个梦的意义必然十分重要。这样的梦,在母亲离去后的一段漫长的时间里,我也经常有过。
我的梦里经常出现她生病的场景,她病得很重,而我总是着急赶火车回家,却总也买不到票。要么就是我虽然在家里,却看不到她,四处寻找,却一直找不到。有时候,我甚至会在梦里清楚得地知道这只是个梦,梦里的我知道,母亲已经去了,她如果出现,那必定只是个梦。
我想,杨绛先生以这样的一个梦开头,大抵也是想表达,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最是美好。
02 (2020-08-01)
打卡《我们仨》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接着第一部,作者仍在讲述自己的万里长梦,一个比现实还要真实的梦。
第一章走上古驿道,不过是叙述了他们三个人日常相处的一些琐事。有父女间的玩闹,还有做饭、吃饭、上班这些日常。在这些平常不过的小事里,能看出他们一家人各自忙碌,却又彼此挂念的状态。
曾看到一句话这样说道,最好的爱情是相互独立,又彼此依赖。独立又依赖的又何止只有爱情,也许适合人与人之间一切最好的关系。你,我都是彼此独立的个体,应该有独立的事做,拥有独立的思想和灵魂。但在这人世间的千千万万人之中,只要相遇,就不可能做到完全独立。那千丝万缕的情将彼此维系在一起,牵动着彼此跳动的心。
由此,我们仨虽是三个人,有时候却又紧密地像一个人。可亲可疏,可远可近。这种已完全彼此信任,而无需刻意经营的关系是关系的最高境界。
03(2020-08-02)
打卡《我们仨》第二部第二章《古驿道上相聚》。
他们三人虽说是在古驿道上相聚,可也只能分别栖身于三处,而不能在同一个屋檐下。钟书先生被困船上,作者自己住着驿道上的客栈,而他们的女儿阿圆则要往返于学校和古驿道之间奔波。可正如作者所说,只要有片刻的相聚,“不用说话,都觉得心上舒坦”。
道边的柳叶黄了又落,落了又绿。作者就这样在古驿道上,一脚一脚的,走了一年多。
喜欢作者写景的那些语言,再平常朴实不过,读起来却感受到一种无奈和悲怆。
我疑疑惑惑地在古驿道上一脚一脚走。柳树一年四季变化最勤。秋风刚一吹,柳叶就开始黄落,随着一阵一阵风,落下一批又一批叶子,冬天都变成光秃秃的寒柳。春风还没有吹,柳条上已经发芽,远看着已有绿意;柳树在春风里,就飘荡着嫩绿的长条。然后蒙蒙飞絮,要飞上一两个月。飞絮还没飞完,柳树都已绿叶成荫。然后又一片片黄落,又变成光秃秃的寒柳。我在古驿道上,一脚一脚的,走了一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