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椒妈咪原创
好看的皮囊由有趣的心灵内衬,才能更加神采奕奕。灵魂要有趣,一定是懂得美,能够欣赏美,进而表达对美的感受。美育这个词今年是因为家长看到教育部的新闻发布会中提到”2022年全面实施美育中考”后火起来的。多场发布会中也提到越来越多的省份开始调整中考中体育的分数,并加入美育和劳动教育评价,甚至教育部的网站有一个关于“美育相关政策文件”的专题系列。作为家长我已经开始焦虑了,要说英语,文化课等还能摩拳擦掌着上场辅导一下,但谈到美育就发怵了,因为这方面便是我众多短板中最短的那几块。
从小我接受的都是应试教育,“没用的”怡情养性的艺术细胞要有也早就饿死了,因为从未接受过美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除了作为印刷在学校围墙上的宣传语再无他用。其实我很早就自我觉醒了这方面的欠缺,一直以来试图弥补,不过都没有当甜椒要求我画一幅小鸟或者一匹马,并把蜡笔放我手上时我无从下笔无法直视自己“画作”感受到的需求强烈。自诩为是学习型的家长,于是我便想要开始进行对自己美育再教育顺便也能对甜椒耳濡目染。于是我先去问了度娘,什么是美育?美育,又称美感教育。即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狭义的美育,极端的定义是认为美育专指“艺术教育”;其一般的定义是认为美育指“美感教育”“审美教育”“审美观和美学素养教育”等。广义的美育,有人认为:“真正的美育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百度百科还从国务院办公厅文件中找到了最权威的说法: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明确了What(是什么)和WHY(为什么),接下来就是HOW(怎么做)。
总结了一下,可总结为书画乐茶。今天先说说最重要的是阅读美学方面的文章和书籍。比如正在拜读朱光潜的《谈美》,本书出版于1932,影响了近一个世纪的人们“慢慢走,欣赏啊”。书中从哪里来、美是什么以及美的特点等问题层层展开,提出了“人生的艺术化”的美学目标。嗯,这不正符合“文艺青中年”的人设嘛。朱先生说俗为非是缺乏美感的修养,美育可免俗。
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朋友,让我们珍重这几点星光!让我们也努力散布几点星光去照耀那和过去一般漆黑的未来!——《谈美》未完待续!
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