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圆的眼镜下,一双温柔细长的眼睛闪着和善的光芒,圆圆的脸庞上是一张明媚的笑脸,如同深秋山野中开得最灿烂的明黄色野菊花,温暖了整个山野,也温暖了孩子们的心。
她,一个腼腆的小女孩,十二岁从白沙走出,怀揣着美丽而又遥远的梦想——走出这座大山,去寻找心中的大海。可是,八年后,她又回来了,同样带着美丽的梦想——让孩子们走出这座大山,去寻找心中的大海。
她就是周璐瑶老师,一位年轻的、激情洋溢的公费师范生,也是一名普通却不平凡的乡村女教师。
一、“我希望他们在未来不会比任何人落后”
白沙,也叫白沙圩,后与笆篱合并为笆篱镇。它坐落在宜章的南部,与莽山接壤,风景秀丽,景色怡人,却并未发展成旅游胜地。交通不便,村与村之间相隔较远,人们主要还是靠养猪、种田和打工获得经济来源。孩子们在村子里读到三年级就到乡中心小学读寄宿,这也是周璐瑶老师的家乡。
“刚回到家乡的小学时,看着同样天真可爱却比城市孩子缺少很多优越条件的农村孩子,我告诉自己:我要用我所有的本领去教好他们,让他们在未来不会比任何人落后。”刚毕业不久的周老师悄悄地在心底立下了这样的誓言。
农村的孩子普通话不好,不喜欢表现,见到人总是怯生生的,怎么办呢?周老师马上开始行动,像普通话这么优美的语言,得先让孩子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她找来一些适合孩子们读的小诗,用标准的语调,充沛的情感感染着孩子们,并让他们跟着一起朗诵,每天早晨从不间断。
农村寄宿制学校有晚自习,她就让孩子每晚两人轮流上台讲故事。当有学生实在胆怯不愿上台时,周老师耐心地与他沟通,鼓励他突破内心自闭害羞的屏障。
有位叫周建设的同学,就是一位从来不喜欢开口的“小哑巴”,大家都喜欢这样叫他,让他上台讲故事,等于让自己下不了台。周老师课后找到他,摸摸他的头,温和地对他说:“如果你不喜欢到台上讲故事,那老师跟你做个交易,我给你讲一个故事,你也给我讲一个故事好不好?”“我……不会……讲故事”他低着头小声嗫嚅道。“那我借给你一本故事书,等你看懂了,再讲给我听。”周老师把书放在他手里,“快去读故事吧,不认识的字老师教你查字典。”过了几天,他果然怯生生地站在了办公室门口,周老师让他进办公室,他却磕磕巴巴地读起故事来,声音小小的,哑哑的,却像一串轻轻的蝉鸣,猝不及防地飘进了周老师的心里,原来孩子们的声音是最美的音符。
二、“你是我成长路上最美的太阳”
在农村,要数留守儿童这样的特殊儿童最多,也有不少的单亲孩子,孤儿。这样的孩子,最缺少的是关爱,最需要的是温暖,远离了温馨的父母之爱,他们还有最让人难忘的师生之情。
2016年的一个冬天,一场意外的灾难降临到了两位孩子的家庭中,因煤气中毒,刘志欢、刘志琨两兄妹双双失去了至亲,他们都是周璐瑶老师六年级100班的学生。周老师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最担心的是两位孩子的心理,她找到妹妹,小心地擦去她的泪水,心疼地抱抱她,并握着她的手心对她说“有心事一定要与老师分享。”
周老师还发动全班的同学为两兄妹筹集助学金,以同学互助的名义发动倡议,让班里的同学去各班宣读倡议书,全校师生共筹得助学金两千余元。
有次,刘志欢给周老师写信说,自己还是很想念父母,睡觉前总是想着想着就忍不住哭了。周老师给她回信道:“我们都是被老天眷顾的孩子,上天给我们所有的苦难不过是为了让我们更坚强,我也失去了最爱的父亲,但是我在想他的时候,觉得他一直在我身边,看着我们成长,希望我们长成最好的样子,我相信,你也可以感知到父母的期望。”
毕业前夕,刘志欢在周记本上写道:“失去父母,我才懂得亲情是什么,遇到周老师,我才明白恩师是什么,你是我成长路上最美的太阳。”
三、“我只怕我做的事情还不够好,还配不上我的荣誉”
周璐瑶老师从教以来,从未抱怨过学校给她的工作,但是,有目共睹,她是学校的“大忙人”,“老骨干”。
一直以来她都是学校的六年级“专业户”,不管是班主任中途转走的“留守班”,还是全校闻风丧胆的“钉子班”,还是急需提高成绩的“落后班”,她都接过。
她刚来学校时,还未适应,学校就把重担放在她身上,临危授命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一职,并且接管六年级班主任。这是一个被爱“娇惯”的班级,舍不得前班主任,每天与周老师抬杠,说让以前的老师回来。周老师并不恼,通过课堂的魅力慢慢征服了学生,也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民主地管理学生。她宽容、严格、大度的姿态,让学生快速地接纳了她,信服她。毕业时,班上学生集体写信给她说“老师,原来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爱上你了。”
周老师也遇到过特别调皮的班级,但是她却以“以柔克刚”的方法成功地转化了它。为了不让调皮学生目无尺度,走上无法无天的道路,她找来一本专门写犯罪儿童故事的书籍,每天利用中午的休息时间给学生讲述。还充分了解调皮学生的家庭情况,做好家长的家庭教育工作。
小六毕业会考那天,班上陈隆熙同学因与爷爷争执,不愿来学校考试。周老师骑着摩托车顶着六月的骄阳上门劝慰,一次又一次,学生都闭耳不听,因担心正在考试的同学,一上午周老师来回跑了三趟,终于说服了陈同学返校考试,不至于失去第一次最重要的小学考试。而这个曾经有名的“钉子班”,也成为了“优秀班集体”,“文明班级”。
周老师接过的班级都能“化腐朽为神奇”,在教学成绩方面也是如此。她曾经带过一个班,接手时,及格率只有百分之七十多,优秀率一十多,而在会考时,取得了及格率百分之百,优秀率百分之五十多的好成绩。这与她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是分不开的,而且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她自己掏钱订了一刊杂志《儿童文学》,放在班级书架上,经常与学生一起说书,聊书。
对于学校工作,周老师也是尽心尽力,作为大队辅导员,她一直想给学生留下快乐有意义的童年记忆。她带着学生去敬老院慰问老人,提前踩点,精心组织,给敬老院带去最和煦的春风;她带着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进行爱国教育,感恩教育;她组织最好玩的“六一”,亲力亲为,废寝忘食,与孩子们一同欢笑。作为教务处副主任,她虽身兼数职,却还是任劳任怨,无怨无悔,经常加班到深夜,年纪轻轻就患上了颈椎病,高血压。有次学校检查,她为了给学校做出一张漂亮的简介,晚上从山里出来,做到凌晨两点,第二天又在打印社等了整整一天,直到凌晨才打印出来。
像这样加班的夜晚,她经历过无数次。她所有的付出也得到了应有的收获,2013年获得宜章县中小学教师演讲比赛一等奖,2014年度,2016年度考核中评定为优秀,获得2015年宜章县“优秀班主任”的称号,获得2014——2015年“优秀教学质量奖”,同样她撰写的十余篇论文都获得了省、市县的奖项。但在她获得荣誉的时候她却说“我只怕我做的事情还不够好,配不上我所获得的荣誉。”
六年的农村教学生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她从二十岁,又变成了二十六岁,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了工作上,走过了最美好的青春,送走了近千名毕业学子。她说,她的青春本身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农村孩子,只希望自己“无悔白沙,无愧一师”,因为这是国家教给她的使命——让更多的孩子走出这座大山,去寻找心中的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