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芥川龙之介短篇集《罗生门》里的《山药粥》,是一次愉快的体验,通篇无不流露出两个字—有趣,故事有趣,写得更有趣。
故事有趣。
一位长相邋遢的五品侍卫,窝囊怯懦,平生的夙愿竟是“饱餐一顿山药粥”,而在这个愿望历经辛苦,好不容易实现之际,竟由于熬煮山药粥的场面过于浩大,而倒了胃口。
当中穿插的狐狸附身主母报信的故事,许是取自乡野之谈,读来却也兴味盎然,增加了故事的离奇和玄幻。
人物有趣。
五品侍卫的外貌,其貌不扬。身材矮小,红鼻头,八字眼,胡须稀稀拉拉,瘦瘦的脸颊,显得下巴格外尖,天生就邋遢得不同凡响。
性格也窝囊怯懦,同事不搭理他,下属武士也当他是空气,上面更是不屑和他说话,有事吩咐,一概手势,一旦行不通,便对五品嗤鼻一笑。便连孩子也不买他的帐,骂他“你个酒糟鼻子!算个什么东西!” 五品对这些嘲弄,却全然无动于衷,仿佛生来就是给人作践似的。
小说的另一个主人公,利仁,却完全是他的对照。容貌膀阔腰圆、身量超群。性格豪勇,胆识过人。枯原上力擒狐狸,却又放了它,让其去自家报信,是个连狐狸都使唤得了的豪杰。
这样两相对照的写法,确可以增加双方自身形象的鲜明。
写法有趣。
且看几例。
“结果呢,谁见了也不会想到,这家伙依然也有过青春年少的时光。相反,甚至觉得,凭他这寒碜通红的鼻子,徒有其名的几根胡子,生来就该在朱雀大街上让风吹雨打。”
“可是,唯独五品,浑然充耳不闻。想必“山药粥”这三个字,已占据了他的全部心思。即令面前摆着烤山鸡,筷子都不去碰一碰;尽管杯里有黑酒,嘴唇也不去沾一沾。两手自管放在膝上,宛如大闺女相亲,憨厚地红着脸,连花白的两鬓都红了起来,始终盯着空空如也的黑漆碗,傻乎乎地笑着......”
“狐狸给抛了出去,骨碌碌跑下斜坡 从干河床的石头间,轻捷地蹦窜过去,又一鼓作气,斜着跑上对面的斜坡。一面跑,一面回头望,捕获自己的武士一行,犹自并辔鹄立在远远的斜坡上,看起来只有巴掌大小。尤其是桃花马和菊花青,沐浴着落日余晖,衬托在寒霜凝露的空气中,真比画的还鲜明。
狐狸一扭头,又在枯茅丛中,如疾风一般飞驰而去。”
芥川善通过细节刻画心理,善描写景物,以狐狸的视角描写五品和利仁堪称神来之笔,足见芥川功力之深厚。
对照和夸张也给本文增趣不少。五品之怯懦和利仁之豪勇;在京都未饱餐山药粥,到越前却用五六口大锅,熬煮堆成小山状的山药;五品从饱餐一顿的愿望,到倒了胃口的结果。人物、时间、场所、心境的两相对比,都使得文章呈现出近代侠义小说常见的对仗式的工整。
最后,主题有趣。
这篇文章总是令我想起芥川的另一篇《鼻子》。
后者讲述了一个因鼻子太长,像香肠一样挂在脸上而自卑的禅智内供,一直想让鼻子变短,然而在最终鼻子真的变短了以后,却觉得短鼻子,比原来看惯了的长鼻子更可笑。最后在鼻子恢复原样变长时,才重又恢复舒畅。
《山药粥》的主题比较隐晦。五品侍卫身上,有鲁迅笔下的阿Q的自我安慰和孔乙己的隐忍自安的影子,但文章明显并非是为嘲讽五品身上体现出来的“国民劣根性”,相反可以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对五品的同情、甚至赞扬。
那么文章是为了颂扬利仁的守诺、豪勇和慷慨吗?似乎也不是。
还是看下面一段话吧。
“而且,比方才尤为强烈的,是他不愿过早就把山药粥吃个够。这念头偏生跟他作对,总在脑中盘旋不去。“饱尝山药粥”的夙愿,要是这样轻而易举就能兑现,几年来好不容易忍到今天,盼到今天,岂不枉费力气了吗?倘办得到,但愿事情能这样:突然来个什么意外,山药粥暂时喝不成,等费尽九牛二虎之力,麻烦尽除,再喝他个够。”
这其实就是现代人所谓心理上的“延迟满足”,有时我们故意用延迟满足来增加得到时的满足感。作为一百多年前的作家,对人心理的体悟可谓洞察入微。
最后一段,“五品瞧着狐狸吃山药粥,回想起此前的自己,心中充满依依之情。那是受许多武士愚弄的他,是挨京都娃儿辱骂“你个酒糟鼻子!算什么东西”的他,是穿了褪了色的短褂和裙裤、像丧家之犬、彷徨在朱雀大街上、可怜又孤独的他。但同时又是将饱餐一顿山药粥的夙愿,独自珍藏在心底的幸福的他。”
这段心里描写,把五品和阿Q、孔乙己等彻底分隔了开来,他是一个愿意隐忍世人对自己的误解和嘲弄,而仍旧愿意追求内心的小确幸的人。
就像罗曼罗兰所说:“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它。”
可不可以说,利仁是芥川正面描写的豪杰,而五品却是芥川不动声色地、暗里赞扬的“小人物身上的英雄主义”?
不过,五品是不是英雄并不重要,毕竟,“他放心了,可以不必再喝山药粥了,同时觉得,满头的大汗渐渐从鼻子上干了起来。虽说天气晴朗,敦贺的早晨依然凉风刺骨。五品忙不迭刚捂住鼻子,便冲着银锅,打了好大一个喷嚏。”
从末尾这段描写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容易满足、恬然自得的小人物的释然和惬意。
也许这就是五品、寅次郎、佐贺阿嬷等一干小人物身上体现的日本国民精神:
“再难受的日子里,也要用力笑出声来!”
或许,这才是芥川龙之介想在本篇中表达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