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这种崇高的指引下我们都变成了庞大队伍中的一员,接触了不少大神牛人推荐各式各样的书单,在茫茫书海中啃了一本又一本,并且保持着整齐的队伍高昂的自我成就感继续向前。理论上似乎是对的,上进的。其实我们疏忽了一个道理,读书,为什么要读书,我们把读书变成了量的比拼。读书的归根结底是让我们开阔视野,用全新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用多维度的思考来看待问题,让我们的眼界更宽,让我们解决问题的角度下手更宽泛。然而一味的读书不思考不运用让读书失去了其核心的意义。
说到底读书最大的意义是我们吸取到书中的智慧,在实践中改变和指引我们的生活。这一过程有一些具体的方法带我们与书上的知识产生链接很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昨天参加了一次拆书帮的活动,在活学活用这方面有很大的帮助。分享一下具体方法和思路。
比如读关键对话这本书,首先要用自己的话列出片段中的知识,总结或者启发
这无疑于把看的内容咀嚼了一遍,在这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总结能力和精华提炼能力,加深了对书本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图中所举例的文字整体思路是总分的结构思维,围绕关注共同目的创造共同目的进行细分介绍,对文章的脉络有了清晰的梳理后,第二步回顾自己有没有经历过或者见到过类似事情,把实际生活带入书本的情景,让自己更深刻的看到面对同样问题时候没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是怎么解决的,可能不同的书本不同的问题会有不一样的经历,当与个人经历联系到一起的时候,会感到如梦初醒大彻大悟醍醐灌顶。不知不觉这个内容又加强了很多遍,在脑海里的印象更深刻了。
接下来第三部步,以后怎么运用结合知识观点启发设想自己的未来。这让我们刷新了原来大脑里的固有存量,在接下来的生活里注入新的东西,这样一本书的核心点我们基本掌握了,并且在以后的生活中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这才是读一本书去的最好用处。以前我也犯一些毛病,读了不少书时间一长完全忘记了,有点像猴子掰玉米,一边不停的掰可是也在不停的丢,最后发现什么也没有。会学不算什么,能学活用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