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第二大脑》,作者涂子沛,中译出版2023年1月出版,10万字。
涂子沛,知名大数据专家、科技作家。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系,2014年从硅谷回国,出任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2018年将视角投向智能时代青少年的创新思维启发,创建数文明科技有限公司,担任CEO。2020年度获评中国新经济领军者,中国AI金雁卓越成就奖。著有《大数据》《数据之巅》《数文明》《数商》《给孩子讲大数据》等作品。其中出版于2012年的《大数据》,被认为是中国大数据领域第一本专著,涂子沛也因此被冠以“中国大数据第一人”、“大数据之父”的称号。
涂子沛提出了“第二大脑”这个概念,在阐述新的理念和可能性的同时,也在指导我们如何搭建个人第二大脑的框架。
《第二大脑》全书共分5章:
第一章“为什么需要第二大脑”,概述了第二大脑建立的背景、必要性和紧迫性,回答了第二大脑是什么、为什么要建两个问题。
第二章“构建数字记忆体”和第三章“创建高级的思考特质”,围绕怎样建的核心任务,具体阐述第二大脑的建设过程。
第四章“误区、障碍和方法论”,对在建设第二大脑过程中容易陷入的误区、容易产生的错觉、主要的障碍以及两种主要的方法论进行探讨。
第五章“正在改变的个人遗产和家族传承”,从数据遗产的角度,探讨第二大脑对人类生活、家庭教育和文明传承的影响,展望脑机协作面临的问题、趋势和未来。
【撷取摘要】
1.
第二大脑,指的是我们利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建立的一个外部大脑。它不仅是云笔记、在线文档等数字化软件,以及未来基于ChatGPT等产品打造的个性化AI应用。它更是介于你和互联网之间的一个新生事物,一个属于个人的数字记忆体,是你的私域大数据;当它和人工智能的算法相结合,就可以为你提供个性的智能服务。
首先,第二大脑是一个数字化的记忆体。是人类生物大脑(第一大脑)的复制、副本;是属于你自己的、独特的、个性化的数字记忆库。互联网上的数据人皆可用的是公共大数据,而第二大脑则是你的私域大数据。
其次,第二大脑是第一大脑的补充和延伸,是人类生物大脑的记忆、思考和学习——这些核心能力的延伸,是人类进化中的一次革命。这场革命将极大地提升人类的记忆能力、思考能力、工作效率、决策质量和创新速度。拥有第二大脑的人,其工作效率都能提高数倍、十倍甚至百倍,作者把这种人定义为“智能增强人”。
2.
美国学者埃里克·坎德尔(Eric R. Kandel,1929— )毕生致力于研究记忆,于2000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认为,注意力是形成清晰记忆的关键,大脑是通过关联性来保存记忆的,这个过程需要高度的专注。人类大脑如果需要思考,则必须聚焦和收敛。
而互联网是延异的。所谓“延异”,就是不断延伸的新物质,即每一句解释都可能带有新的概念,这些概念很可能又需要新的解释,随之又产生了新的链接,如此循环。今天互联网上的信息,是按照超文本链接的形式来组织的,几乎每一篇文本都带着多个链接。延异的本质是发散,互联网上的延异就像一条没有终点的射线、或是一个又一个的黑洞,分散了我们本来就应该聚焦的有限的注意力。所以,就获取新的信息而言,互联网是一个很好的工具,但它层层拓展、无穷无尽的链式结构决定了:互联网绝对不是一个好的记忆工具,更不是一个好的思考工具。
在这个彻底的信息时代,我们个人的发展不要依靠互联网,而要依靠第二大脑。
3.
人类的大脑是一个秩序井然、高效运行的网络。最小结构叫【神经元】,也就是脑细胞;神经元靠【突触】连在一起;许许多多神经元连在一起组成【反射区】;许许多多反射区连在一起组成【神经中枢】,人因此有了记忆、思考、创新的能力。
“第二大脑”也是这样。一条【笔记】就是一个神经元;打在每条笔记上的【标签】,就是连接的突触;许许多多的笔记集合成一个【页面】,这就是反射区;许许多多的页面集合成一个【目录】,这是神经中枢。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外部数字记忆体”,打造一个更强大的你。
4.
从实际使用的角度出发,作者把所有需要记录的信息块分成四个大类:一是关于各个领域的知识;二是需要完成的项目;三是日志,即个人日常生活和活动的记录;四是备忘信息。
明确了分类方法,那我们在第二大脑里每一次增加一则信息块时,都要把它归入大类,并打上标签。
我们可以从两个关键词来理解标签对于第二大脑的价值和意义:一是“双链”。这也是第二大脑和互联网的主要区别。互联网是用单向度的“链接”来组织信息的。但因为有标签,保存了“双向的关系”,第二大脑就成了双链网,可以在不同的信息之间来回切换,建立更多的通路,发现更多的灵感,也就比互联网更适合展开思考。二是“网状立体”。因为有标签和以及反射区、神经中枢、大脑皮层这样的层级结构,所有的信息会形成一个网状的、立体的多维结构。这样的结构不仅有利于信息的连接和查阅,也方便我们发现信息之间意想不到的联系,由此引发创新。
为此,我们要在新的维度上去思考和定义标签。除了与信息内容直接相关的标签,还可以有场景标签、思维模式标签、个性化标签等,其中思维模式标签是作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类标签。在他的第二大脑中,有“平衡”“对比”“连续”“能动”“悖论”等标签,都和思维模式有关。例如“连续”,它表明的是所有的事情发展过程都是渐进的,很难确定质变的临界点。
5.
第二大脑和第一大脑的匹配,即脑机协作,是一种亲密关系的匹配。打个比方,它就是我们随时可以佩戴的眼镜,而不是随身携带的望远镜。未来的世界,人们比拼的一定不再是记忆力,而是思考力和创新力,所有的考试都可能是开卷的,所有人都将会被允许带上自己的第二大脑。如果说第二大脑是人类的“外挂”,那它将是我们最亲密的“外挂”。
第二大脑对第一大脑的帮助,可以从两方面理解:(1)第二大脑可以帮助第一大脑减负,让第一大脑专注于思考和创新。(2)第二大脑可以帮助第一大脑看到更多的信息。第二大脑可以将所有的信息呈现为一张有组织、有结构的大图,它还可以用图谱一样的工具来帮助我们发现图中不同信息节点之间是否有联系,并且用数值来标明联系的强弱。第二大脑帮助我们把两个不同的信息或想法连接起来。创新大师史蒂夫·乔布斯曾经说过:人类创造的本质,只是将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这个联系越是意想不到,创造出来的东西就可能越有意思。
6.
第一大脑应该如何配合第二大脑,作者分享了他的三个经验:
(1)第一大脑要经常回访第二大脑,就像是漫游,也像是邂逅。也就是说,常常去第二大脑中散散步,不带任何目的,而在偶然碰撞而来的火花中去捕捉创意。
(2)要“盯着看”。牛顿曾说:“我始终把思考的主题像一幅画一样摆在我的面前,再一点一线地去勾勒,直到整幅画慢慢地凸显出来。这个过程需要长期的安静与不断地默想。”作者也在使用这种方法。他认为,在我们的第二大脑中,每一个反射区都是一个页面,都围绕一个主题,这就是一张信息结构图,多个反射区还构成了一个神经中枢,这是一张更大的图。作者的经验就是:以神经中枢为单位,对反射区一个一个进行整体浏览,在想象中和这些信息对话。
(3)保持诵读的习惯。读出声音,这些声音就会进入第一大脑,渗入我们的意识,成为我们精神活动的一部分,你越诵读,它就越下沉,变成你的潜意识和脑回路。
7.
建设第二大脑,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从下到上、由底至顶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先大量的记录,勤于记录,并不着急建立结构。第二个方法是主动设计,对第二大脑的建设主题自上而下进行计划,进行多线性的完善。
随时随地的收集本质上是一种碎片化的收集,就像蜜蜂采蜜、蚂蚁寻食,来自一点一滴的日常积累,它符合我们生活的本质。
简单地概括,记录最少有三大功能:一是保存记忆,为思考积累素材;二是人脑借助记录展开思考,完整的记录本身就是系统化的思考,也可以说记录本身就是思考;三是记录塑造自己的观念和行为,我们记录什么,我们才可能成为什么,记录帮助我们一点一滴地打造自我、成为自我,建立价值体系。最有价值的记录应当是你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是你第二大脑中最独特的一部分。这将是你所有记录中的金矿,是你人生的精华,
8.
如果我们认同留给孩子最大的财富是自己一生经历的总结,也就是知识和精神,那么记录一个人生活和思想的第二大脑,就将会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最好的遗产。
未来已呼啸而来,数字虚拟人将会成为纪念逝者最好的方式。第二大脑拥有视频、照片以及个人所有的数据遗产,它们所创造的数字虚拟人将永远留存在数字空间,让一个人实现数字化的永生。
简单地概括,以数据遗产为基础,通过算法的机制产生一个虚拟人,投射出一个栩栩如生的数字化身。即使你与世长辞,你也可以将自己的想法、行为和个性留给后人去纪念、分析和继承。你的形象、思想和个性将如岩石一般留存在人间。这就是新的不朽,也是前所未有的不朽。
【写在最后】
1.
当今时代,信息爆料、信息过载,这是这个时代的痛点。现代人并没有因为互联网的出现,变得更高效、更有创造力。作者就想为大部分人的时代痛点提供一个解决方案。
在本书的最后,作者把书中的论述总结成三点经验:
一是手勤免脑记,多用视觉化的方法去重温记录。在人工智能的时代,我们必须通过各种各样的记录行为完成数字记忆体的搭建,这是我们个人使用人工智能的基础。
二是实行量化分析,保持个体生活的高度清晰。我们要像球赛解说员一样用动态量化分析的方法,来管理我们自己的人生和生活素材。
三是凭借脑机协作,成为智能增强人。当我们把生物大脑当中的所思、所想、所记投射到数字空间当中,人工智能就可以用算法帮助我们发现、建立新的神经元连接。
2.
什么是第二大脑?怎么建设和使用第二大脑?为什么第二大脑不仅能帮助个人,还会改变我们人类的知识家族传承?三个问题中,“怎么建设和使用第二大脑”这个问题最具实用价值,也最值得学习。可是,偏偏这个问题,最为难懂。
对《第二大脑》此书一再研读,还参看了作者本人以及其他读者对此书的解读,但终究还是没有完全弄懂应该怎么建设和使用第二大脑。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还停留在云笔记、在线文档等数字化软件应用上,停留在优化标签的使用以便更好地实现双向链接这样的层面上。
有点气馁,但也只能先放下了。但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见识能不断扩展,运用能不断深化,对这个问题也能逐步有更为深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