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课回来,感觉头很昏沉,还是想先把作业写出来,上午的课程内容是把前面两节课所讲解的咨询师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消化和吸收。两人一组来互相阐释,各自对每一个技术的含义的理解,然后对理解不同的地方进行讨论,最后再大家一起来讨论。在前两节课中对于理论的学习,确实我们学了之后,会觉得自己知道了,但是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述出来,才能够看得到真正理解了多少,是不是准确,老师教授的这个思路是非常清晰和有层次的。这三天的课程,基本上都是围绕这些技术的认识,区分,熟悉,掌握来进行的,也足以见得非常重要。
我和李颖一组互相来进行练习,基本上我们两个人的理解没有太大的出入,就是在中断和即时化的区分上不是很清晰,但是后来在老师的讲解中,也明白了,用简单的话讲,即时化也是中断的一种。中断来访者,让他从过去未来的事件,情绪中回到当下。即时化一定是在看到人的基础上的呈现,而不是头脑的一个要求。在大家一起讨论的时候,提出了很多问题,确实在进行技术的甄别这块,需要一个不断熟练的过程。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老师说,不是以功效来判定,而是以概念来区分,因为很多技术他最终达到的功效是相同的,如果以功效来反推,是很容易迷糊混淆的,只有明确掌握概念才易于区分。老师分别让两名同学,做出同一个递本子的动作来举例说明。这两个不同的人,做了同样一个递本子的动作,不能因为做了同一个动作,而反推两个就是一样的人。虽然我很不喜欢去逐字逐句的研究概念,但是为了区分技术之间的关键点,确实是要把概念吃透,因为每个技术的侧重点,概念里面说的是很清楚的。
今天通过提问环节,又产生了几个新的类比,比如,探寻和具体化,都具有往下推动的作用,但是区别在于,探寻是一个纵向的深入推进。而具体化,是将本来很重要独特的信息,却表达的模糊不清,轻描淡写而进行的一个宽度和广度的拓展。
情感反应和解释,情感反应主要是根据对方所表现出来的带有情绪状态的反应,做出的回应,落脚点在对方的情绪感受上。解释是对对方所描述的事物,行为或想法之间的内在关系,因果关系,作出可能的阐释,落脚点在事情和呈现出来的状态上。
提供信息和反馈,提供信息也包括搜集到的别人的情况的大数据,其中包含一条,在对方未意识到自己的行动计划可能产生的结果时,所提供的素材。反馈,是提供自己或他人,怎样看待对方的问题,一个是提供素材,一个是给看法和观点。
解释和洞见,解释更偏重于理论,较表层。洞见是对生命所呈现状态的深层看到。
自我暴露和反馈,自我暴露更偏重于表达情感感受体验。反馈,更偏重于表达对事情行为的看法。
下午的课程,四个人为一小组,两个人练习,两个人来督导,记录并区分在练习时说的话使用的是什么技术?在以前我们的课堂练习中,督导的同学侧重点在于,陪伴跟随同理是否到位,有无遗漏,不准确。今天的重点在识别运用的技术。在我们的小组体验中,中间也有运用探询,澄清和归纳性总结等技术,但用的最多的其实是提供信息和释义,就是讲述和跟随,进行得很顺畅。感受到如老师所说,其实我们初级班的跟随,陪伴,聆听,同理,做好就已经非常够用了,老师走出来交给我们的,真的是实实在在的干货。不是说那些技术不重要,而是真正去走去体验就会发现,走在心,道的路上,术的层面,只是一个辅助工具而已。只是我们现在,也要把这个辅助工具学好,用熟。
在我去实际应用的过程当中,也体会到,通过情绪感受而进行连接,这个点真的是非常非常正确的!我已经体悟到这一点,知道了这一点,面对来访者,心里不会慌,也不会抓瞎,因为我知道,就是这里,这里有东西,这是一个密道的入口,陪着对方一起通过这个入口,去探索,去探寻密道里的风景和可能存在的宝藏,这个就和回溯课程,内在小孩课程联系在一起了,就可以运用起来。老师的课程好像开始可以去串起来一些了。要做的就是去多体验和运用,在我身上还有一点,就是很容易不相信自己,对自己缺乏信任,我想这个信任也是可以从慢慢的运用,体验中积累起来的。
我们拿在手上的这本,生命陪伴师,训练手册,是从老师从10月份开始,直到开班的前一天,几乎每天工作到十一二点,查阅了不知多少资料,整理了12万字的笔记,从中不断的收集,整理,消化,甄别,提炼,到最后才是这么一本薄薄的手册给到每个人手上。我真的很难以想象,这是多大的工作量。在我有时准备材料的一个星期里,到处查找资料,消化提炼整理,我都觉得是一个非常紧张,繁累和头疼的过程。老师这是投入了多少的时间,精力和心血,嚼碎了,再整理出来,喂给我们。拿着这本薄薄的手册,一种沉甸甸的感觉,真的很厚重!老师说,他把这份资料由厚变薄,剩下的就是由我们自己去由薄变厚了。是的,剩下来就是我们自己去把老师这些教的东西,在平时的大学陪伴,内心练习积累中,去把这些东西体验出来,融会贯通起来,丰满起来。
再一次看到老师说我们要勤奋,这是第二次听到老师说这个词,上一次是在新年给到大家的三个关键词中,我本不是一个勤奋的人,但是在老师身上,我确实看到非常勤奋,努力,认真的身影,这也是老师言传身教给我们的,我不能说自己就变得勤奋起来,但一定会朝着老师的方向努力。
老师在群里和我们分享了网络咨询师和电话执行师的当前环境和前景,心里有一些小振奋,但是比较抽象,还不太有概念,更多的是觉得踏踏实实走好眼前的每一步,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发结业证时,老师开玩笑叫大家“xx老师”,哈哈哈,老师真是懂我们啊,这个是可以先脱一下敏。今天虽然结业,但是一点没感觉到课程的结束,只是一个段落的小结,接下来的电话咨询,以及后期的进阶,有点感觉是开始在这条路上迈步了。
今天是3月2号,是娟姐的重生日,艳华姐的生日,看到两位姐姐表达心里的感恩和成长时,我很感动,这是对自己的起点以及一步步成长的看到,也是对老师、群姐和我们这个团队大家庭发自内心的反馈。在团队里,见证了太多人成长,吃了好多蛋糕。真的很感恩有福气身在我们这个团队里,大家一起携手往前走,祝福老师,祝福团队,祝福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