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读后感

《红与黑》读后感

文/诺言

经挚友兼老师的推荐,特意抽时间看完了由法国作家司汤达先生写的经典名著《红与黑》。认真看完这本书之后,才知道它之所以成为很多人推崇的文学经典,是因为它是一本描写人类心理的一本教科书,也明白老师为什么要竭力给我推荐这本书。

司汤达先生用他细腻的文笔,辛辣巧妙地讽刺看似让人人都羡慕的上流社会的贵族生活的腐朽与糜烂,多少人都拜倒在在权利与欲望的石榴裙之下,引人深思共鸣。文中贫民家庭出生的于连虽生活在卑微的社会底层,但却因有过人的天赋——超强的记忆力、英俊的外表、外带冷酷得近似与伟人拿破仑的贵族气质而屡次获得常人永远无法企及的机遇的故事。抽丝剥茧,一层层拨开潜藏于人们美丽外衣下的丑陋心灵,司汤达先生用他手中的笔精彩地塑造出一个个不知不觉被自己的无知和欲望牵着鼻子走向毁灭的生动人物,犹如自己亲眼所见般真实地呈现于眼前,让人吓出一身冷汗,恍然间醒来,才知人世间一切的浮华不过是黄粱一梦。

于连是维里埃市木匠索海尔的儿子,虽出身于在那些贵族眼里是卑贱贫民的家庭,但从小就有一颗高傲而冷酷的心。他从心眼里看不起贫民中那些言语行为粗俗的人,甚至那些贵族在他眼里也不过是装腔作势,在他眼里,那些内心肮脏与丑陋灵魂的人如同一个个跳梁小丑,他鄙视那些无知虚伪的人;总觉得自己天生就与众不同,甚至幻想他的聪明才智有可能也来自于高贵的血统——拿破仑的后人。

他用惊人的记忆去背诵一整本《圣经》,用心学习拉丁文,这一切的努力并不是为了将来当一个神父,而是把做神父当成一个走出贫民窟的捷径和跳板。他明白,一个贫民的儿子要想出人头地的机会是何等艰难和机会渺茫,他唯一的机会就是隐藏好自己是拿破仑最忠实的崇拜者的身份,装出乖巧驯服的样子,骗取教堂里看好他、爱他的神父谢郎的信任,让他拥有神父的身份,从而有接触上流社会那些贵族和重要人物的机会,从而能一展自己的才华,让自己的才华有施展空间。

如果于连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那些难得的机遇一直努力,用正当的手段,他终有明珠露芒的日子。可于连却把他的小聪明用在寻找捷径的道路上去。他利用自己的外表和才华,引诱两个女人,让两个无辜的贵族女子都为他丧失了那些上流社会最引以为傲的高贵品质,沦为于连的情妇,高举着爱情的旗帜,一次次为身陷囹圄的于连奔走救赎。

本文妙就妙在:那些自以为高高在上的贵族,不过是外面光鲜亮丽,却不能掩盖他们身上的肮脏与奢靡,那些标榜于世人眼中的贵妇淑女不过是掩藏在家族光环下的淫娃荡妇,她们为了放纵自己的情欲而甘心沦为情妇;而那些打着救赎世人的教主神父,却跻身于政治权利的斗争中心充当不光彩的角色;而那些自视甚高的人也最终落入俗套,成为一个连自己都讨厌的沾满尘埃的肮脏瓦砾。

于连那旁人梦寐以求的天赋虽然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机遇,却也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正所谓“祸兮福所致,福兮祸相依!”那犹如传奇故事般的短暂一生,看似经历了让普通人羡慕的人上人的贵族生活,到头来才明白,自己最想要的不过是以前他努力想要摆脱的普通人的生活。到他死的时候才恍然明悟:自己看似什么都拥有过,却什么也没有真正属于过自己!

人类在拥有的时候,永远不知道自己珍惜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也看不清自己心里究竟想要什么?需要什么?直到生命的尽头或失去时,才明白自己一生中究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转录一篇我自己认可的读后感 关于于连还有他的爱情 读罢郭冠尧译本的司汤达《红与黑》,过多关于红黑之间的象征和矛盾就...
    海阔天空下的农民阅读 4,037评论 0 2
  • 红与黑,两种色调相反、反差极强烈的色彩的并列,在1830年成为了斯丹达尔一部小说的名字。书名乍一看觉其模糊晦涩,不...
    玛格丽特西西子阅读 10,374评论 1 26
  • 在棠的推荐下,在春节期间有幸把法国作家司汤达的《红与黑》拜读完。这本书在文学史上取得了几乎与巴尔扎克比肩的地...
    simoo阅读 4,449评论 0 5
  • 说来真是惭愧,大学了才读到这本世界文学名着《红与黑》,但还是十分庆幸在我人生中重要而迷茫的这段时间读到了它,...
    城府九阅读 2,890评论 0 2
  • 才读到这本世界文学名着《红与黑》,但还是十分庆幸在我人生中重要而迷茫的这段时间读到了它,于连的一生对我们这个阶段的...
    凭阑意_阅读 4,48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