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去见了一个好几年未见的同学加老乡,一番交流下来,对他这几年的变化感到震撼,从他嘴里频繁蹦出来的“中国式众筹、杨勇、人才IPO、微微书吧、生态圈……”等等一些陌生的词语不断敲打着我自以为自己时尚的心,新鲜的东西总是对我吸引力特别大。
于是,在他的引见下,我有幸参加了微微书吧创始人阿渡老师的一场分享会,“世界在变,但人心不变”、“三种文化,四种心态”、“众筹三大法宝”......渡老师一番精彩的经验分享不断刷新着我的认知,同时也成功勾起了我对众筹的欲望……
分享会结束后,我热血沸腾,脑子里瞬间就闪出“众筹茶庄”、“众筹厨师”等想法,于是,我迫不及待的买了《中国式众筹》这边书回来看,随着理论知识的补充,我慢慢冷静下来,书虽然还没有看完,但是我心里却产生了一些想法,想先记下来,然后等书看完,再回头来看看这些想法是否有可取之处,第一个想法就是:中国式众筹和团购有什么区别呢?算不算是团购2.0?下面用个例子把我的想法表达出来:买卖包子!
第一天:甲做了两个包子,乙做了两杯牛奶,他们各自吃了一份,然后相互交换一份。(以物易物)
第二天:甲做了两个包子,乙用2块钱买了一个包子。甲乙个吃了一个包子,都满足了(买卖出现)
第三天:昨天甲卖包子赚了钱,甲的老婆今天高兴,让甲做了5个包子卖,乙过来用2块钱买了一个包子,饱了,然后甲剩下4个包子卖不出去,只好等过期丢了。(计划经济)
第四天:今天乙家里来了客人,乙要4个包子,所以跑去跟甲说,甲根据乙订单做了4个包子,全卖给乙,赚了钱没有浪费。(市场经济)
第五天:昨天卖了4个包子赚了钱,甲今天又做了4个包子,但是乙今天没有客人,只想买一个包子,甲为了把包子卖出去不浪费,于是表示如果买一个包子就3块钱一个,如果买4个包子就一块钱一个,乙心里算了一下,咬咬牙买了4个包子,拼命吃了2个,实在吃不下,浪费了2个。(促销带来的不理性消费)
第六天:甲今天还是做4个包子,按照昨天一样卖,乙想买便宜的,但又不想浪费,于是找了丙、丁、戊组成4个人一起每人买一个。(团购)
第七天:甲又像昨天一样,乙也一样又找了丙、丁、戊,但丙其实不喜欢吃包子,所以今天不想参与团购,所以团购失败。(团购成员的不稳定性让交易活动存在风险)
第八天:甲不想再冒团购的风险,于是找来乙、丙、丁商量,不如我们几个人每人把今后一年买包子的钱凑起来开个包子店,这样一年内,你们免费来吃包子,我也不用担心包子卖不出去。(这就是中国式众筹?)
以上是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先写下来,等把书看完再回来看看现在的理解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