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轻回眸的痴望
文/一方
仲夏时节,一波又一波的小雨接踵而来,空气里多了几分湿润,尽管退去了先前的滚滚热浪,但还是有几分燥热。偶尔,天空会任性地洒点小雨,阳光隐去片刻就又现身了。这天清晨,我明明没有把阳光弄丢,却怎么也找不见了。没有谁知道,它又去哪里浪了。自然之阳藏匿着曾经,指向过去;可心里的暖阳,却朝向明天,憧憬着从不将就、也未被驯服的未来。不用等到下一个天亮,就在这个黎明时分,就散发着滴滴沁人心脾的柔情:启程了,回老家!
心心念念,也牵牵盼盼。这趟回家之旅,是五月份就开始做打算的了。今年二月中旬,母亲跋涉三百八十多公里,来昆帮我们带着刚刚满过两个月的小宝。一路乘车而来,母亲吐了十多次,当我在车站见到母亲时,看着虚弱了很多。这是母亲第一次出远门,这么多年了,母亲都在田间地头奔波,最远也就是昭通城了。五十多年了,母亲一直被土地所牵盼着,田间劳作,是母亲热爱的劳动,也是母亲内心的寄托。那一亩三分地,尽管长不出大元宝,却是母亲可以操劳的。
每一个在外漂泊久了的人儿,想必说到回家理应也是兴奋的,亦或是欣喜的。除了那些被父母长辈催婚的适龄青年,害怕回家时被老人们问起婚姻大事,一脸的无奈与尴尬,看得我尴尬症都犯了。应该不会有谁不怀念家乡的山山水水,花草树木。那些牛,那些羊,那些狗,那些鸡,都是那么通情达理。
清晨八点从人民西路口出发,路途辗转,几经周折,再费力再劳心,始终有一股暖流在心里荡漾开来,那时家的温暖,幸福的味道。出发后,经过四个多小时的奔波,于当天下午三点多抵达,再次踏上故乡的热土。
六月的昭鲁坝子,平坦开阔,绿茫茫的一片,静心细听,到处都是庄稼生长时发出的清脆悦耳的声音,就像一场你追我赶的乡村交响乐,从远处齐刷刷地涌入耳蜗,让人心旷神怡。在持续了两个多月的干旱后,终于天降甘霖,使长久的旱情得以缓解,总算了给地里的庄稼解渴了。要知道,这些干旱的日子,村里的百姓们日日盼,夜夜盼,终于盼来了这等于是救命的雨水。那些一片一片的玉米、洋芋、烤烟等农作物,正值关键的成长期,雨来了,这下地里的农作物终于有救了。顺着打开的车门,下了车,凉风扑面而来,夹杂着雨的气息。尽管雨后不久,路面还在有些零星的雨水,但毕竟夏天,不多久,就真的是人间蒸发了,消失得不见了踪影。
回到家乡是亲切的,也是陌生的。那一条条熟悉的路,没有变;那熟悉的地标“昭通大苹果”没有变;仿佛,都没有变。其实,一切都变了。
街道还是那条街道,人还是那群人,从熟悉到陌生,从陌生到熟悉,那一串串的真实与谎言,扭打在一起,难舍难分,就像马儿的铃铛,铛铛铛铛,响个不停。
走在家乡的小路上,看着来往的行人,有时候明明看着很熟悉,想凑上前去打声招呼,却已经记不起名字或者应该称呼什么。
从上大学说起,离开家乡已经九年了。这些年,在外求学、工作,家乡的事知道也不多,家乡的人长大的长大,年老的年老,去世的去世;外出务工的务工,远走他乡的远走他乡,显然,熟悉的已所剩无几。儿时的伙伴都已经长大四散,变了模样,见着面似乎也难以一时叫不上名,甚至也认不出人来。光阴飞逝,我已经认不出年长的人,更别说同龄的伙伴,甚至有不少人都未曾谋面。有一种尴尬在不经意间袭来:年长的人,我已经认不出;年长的人,已经认不出我。这是一种怎样的惆怅,这又是一份怎样的忧伤,心绪沉重,伴着微凉。
回到故乡,我不是归人,是过客。短暂停留约一周的时间,又将挥手告别,一步一迟疑,两步一回首,胸间澎湃的故乡情,拍击着心崖,撑起一张刻有“荣归故里”的命运之帆,带上梦想去远行,徐志摩诗云“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漂泊,是我年轻的修行;故乡,是我轻回眸的痴望。
(本文为作者原创作品,请尊重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