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很重要,但是在建筑历史上并未有很好的答案。我们可以找到最古老的人类建筑遗迹,我们可以考察最久远的关于建筑的神话,但是要说出建筑是什么,建筑的本质是什么,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是非常困难的。
也许应该放弃寻找本质定义之路,因为我们都是柏拉图所说的洞穴里的人,只能看得到理念世界的影子。转而,我们可以根据影子建立模型,来推断世界的本质或许更加务实,一个概念就是一个模型,一个模型解释世界本来面貌的一个方面,我想给你揭示几个特别的看建筑的角度——确定性,依赖,人际协作网络——来一瞥建筑的理念世界。
确定性
赫尔曼·赫茨伯格在《建筑学教程:设计原理》开篇第一段话讲得特别精彩,大意是人需要一个地方,在他游历世界、探索世界之后,还能够回到这个安全的地方。这个地方就为人类在动荡的世界中提供了一个确定性,而对确定性的需要,是建筑存在的本源,建筑天生就是人类拿来对抗世界的不确定性。这点很重要,我们都知道人类的需求分层次(马斯洛需求模型),随着人类能力的发展和获取资源效率的提升,这些需求都可以在建筑中获得确定性的满足,首先是安全,原始人类搭建的原始棚屋就能满足;随着人类建筑功能的复杂,水和食物在住宅中的厨房和专门的餐馆中得到确定性,睡眠在卧室或者酒店中获得确定性;人际联系中归属感,可以在客厅,咖啡馆,甚至餐厅获得确定性;尊重的需求可以在各种的建筑空间中获得确定性,典型如各类建筑的入口空间(天安门等各种城门);审美需求则常见于各类建筑形式以及装饰;自我实现的需求,也可在建筑中获得确定性的满足, 典型如紫荆城,就是皇权的自我实现——“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张良),另外一个典型是民间的园林,是中国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寄托。
依赖
依赖是一种情感,发生在人与人、人与物之间,人与物的依赖关系,是建筑中场所概念的情感内核。一个建筑空间能够成为场所,必然有人或者人群对其确定性的情感依赖。“我忘不了在胡同里和左领右舍喝茶、打牌、唠嗑、蹲在门口吃面的日子”这是典型的对北京老胡同的情感依赖,这样胡同就成为了一个场所。现在北京很多老胡同改造,确实破坏了老北京街坊们的情感依赖,也就是说“伤害了他们的感情”。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的改造要特别谨慎,因为这里代表了过去的一种确定性,虽然可能人们对这种确定性(或者说功能)不需要了,但是这种情感依赖还在。人是有情感的动物,情感依赖加上确定性的场地,构成了场所,一个人与地互动的“场”。
人际协作网络
人际协作网络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广泛的合作分工大大提高了群体效率,让人类脱颖而出,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成为地球的主宰。人际协作网络有一些固定的高效节点,例如家庭、教育组织、市场、医疗组织、宗教等等,这些节点也往往对应着特定的建筑形式(建筑学中相应的建筑类型)——住宅、学校、商场、医院、教堂(寺庙)……
到底是先有人际协作网络节点,还是先有建筑,这个在时间的先后上也不一定。自下而上的发展是先有人际协作网络,自上而下的发展就是属于人为的规划,也就是先有建筑。华尔街就是典型的自下而上:1792年5月17日,24名经纪人在华尔街的一棵梧桐树下聚会,商订了一项名为“梧桐树协定”的协议,约定每日在梧桐树下聚会,从事证券交易,并订出了交易佣金的最低标准及其他交易条款。1793年,一家名叫汤迪的咖啡馆在华尔街落成,于是露天的证券市场就移进咖啡馆经营,这个咖啡馆就是最早的证券交易大厅。随着证券交易的不断发展壮大,华尔街整个一条街都变成了高楼林立的证券交易场所。
当然,自上而下的建筑发生也不在少数,尤其是中国。中国改革开放近二十年来一个独特的现象就是——以土地财政为基础的经济开发区模式,我们是先建起厂房、人才公寓、学校、医院等等城市基础设施,再招商引资,吸引能够创造财富的人际协作网络节点——企业入驻已经建好的厂房、办公楼、人才公寓,当然有很多成功案例,当然也出现了很多失败的“鬼城”,这些鬼城就是没有人际协作网络的建筑空间。
人际协作网络节点可以说是建筑的灵魂,任何建筑失去了人际协作网络节点,都会变成“失魂落魄”的鬼城。举一个小型的例子,华南建院老师何志森(相关案例链接点这里)搬来垃圾桶盖子给打牌的老人家当凳子用被禁止后,老人们自发搬来新的凳子,因为这个协作网络节点已经被创造出来了,需要基础设施配套。一切阻碍协作网络节点生成发展的物质实体会被这个协作网络节点的人群突破或者绕过(例如小贩通过围墙买卖外卖),建筑师要做的就是给这些协作网络节点提供适宜的实体空间。
同时,当一个人际协作网络诞生了,它就会自发地寻找有利于自身协作效率的确定性——建筑,建筑提供了基础的确定性。当你成家了(典型男女人际协作网络),一般就得买房(不然丈母娘也不同意,嘿嘿);当证券交易市场出现了,他们自己就会搬进遮风避雨还有的喝的咖啡馆,把咖啡馆变成证券交易大厅;咖啡馆是个很好玩的建筑,它有很多可能性,现在有很多创客咖啡,因为很多创业项目都是先从咖啡馆聊起,几个极客一起撸代码,然后一个新公司(新人际协作网络)诞生了。当人际协作网络衰败了,例如早期的工业建筑,现在空下来(老工业衰落了),进行了工业遗产改造,这种情感依赖还在,如果要缅怀过去的工业时代,这些遗存还是非常宝贵的资产,重要的情感依赖符号。
信息时代的建筑
然而信息时代悄然而至,建筑最重要的本源功能——为人际协作网络提供确定性,以及情感依赖,正在被互联网冲击,首先建筑能够提供人际网络协作的承载能力很有限,一栋建筑规模再大,也不过几万人同时协作(大规模的工厂车间、办公楼、大机场、大商场等等也不过如此),人数再增加,就不能维持协作秩序了,因为时间空间的成本都承担不了。然而,互联网可以为超过这个规模的人际网络提供协作确定性,如淘宝,能为上千万卖家,上亿的买家同时提供协作确定性,并保持秩序,这是实体商城无法想象的。另外网络证券交易大厅,可以同时全球的交易员一起协作,这是一条华尔街无法承受之重。另外像Facebook、微信这些社交应用,也能同时容纳成千上万的人同时进行人际互动,超过任何咖啡馆、会议室。我们会发现,我们越来越依赖互联网提供的这种确定性,现在有玩笑说:“住宅是什么,住宅是一个能稳定提供wifi的地方”,足见我们对互联网的依赖。
这是建筑自诞生以来受到的最严重的冲击,直接冲击根本。是不是建筑就无法招架,直接要进入历史博物馆呢?显然不是,因为我还有一个肉身。现代认知科学越来越揭示了我们的身体对我们人的思维产生的影响比我们想象的要大的多,我们空间直觉、时间直觉统统来源于我们的身体运动、主动控制,以及感官在运动过程中的综合过程(《肉身哲学》)。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话题,不在这篇小文的论述范围内。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让你从确定性、依赖、人际协作网络的视角来看待建筑,也许能从更宏观的视角看到建筑的深层存在逻辑,以及这个时代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