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我第一次遇见你,从此心灵便有了栖息之地,因为有你的陪伴,我终于明白了选择的意义,选择一种什么样的人生目标,亦或是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磨练,一种经历。你一路的陪伴,更让我学会了含着眼泪微笑告别,有了尝试未知的勇气,你仿佛是从远处飘来的礼物,每一期都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我忽然间明白,原来心中始终忘不掉的是那些青涩但葱茏的日子,是苦中带着一丝丝甜,满怀希望,是回味无穷的青春的味道。————致敬我所钟爱的《朗读者》
第一季《朗读者》已经圆满谢幕,直到昨天我才抽空看了最后一期,终于享用了这一顿丰盛的文化饕餮盛宴,说的有趣一点有一种饿汉吃饱的感觉。当书中的文字被赋予丰富的情感,它就再也不是静静地流淌在纸上的文字了,当最美的声音配上最美的文字是一种难得的幸福。在当下,真正能够扑灭心中的不安情绪安安静静地阅读一本书多么奢侈!然而《朗读者》却用另外一种方式将这些宝藏挖掘了出来,它的光辉也照在了每个人身上。
《朗读者》中有不畏强权,满怀赤子之心的爱国情意,也有感人肺腑的人间亲情,有国也有家,正像成龙的那首《国家》:“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如果没有国,何来家呢?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安文彬,外交官,中英谈判时任外交部礼宾司副司长,说到他很多人很陌生,当然,在看《朗读者》以前我也是陌生的,但是现在我记住了他,正是因为有他以及像他一样满怀爱国情怀的人,祖国的尊严才不会被践踏,可能对于普通人来说总觉得国家大事离自己很远很远,体会不到那些为祖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仁人志士他们那颗坚定的爱国心。但我们总能从他们的目光中看到对祖国的热爱,为了祖国的荣誉坚持不懈的那种宝贵精神。
当我听到安文彬谈到在香港回归问题上和英国人谈判时的种种艰难,只为了争取了短短的两秒钟,只为了能够把中国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升起,“香港,你终于回来了”当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安文彬激动地说出了这句话,经过150年的风风雨雨,香港终于回来了,就像一个幼年时便离开母亲怀抱的孩子,多少年过去了,这100多年,母亲多么牵挂自己的孩子,然而却难以与孩子相见母亲的心中是自责,更多的是心疼孩子啊!今天母子终于得以相见。看到这里时我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热泪盈眶。
因此,在我看来,《朗读者》不仅仅只是一档文化综艺节目,它更是一档爱国主义节目,和平时代的人们,更需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永远记住那个时代的艰辛。在这里,我也强烈推荐小学生能够观看《朗读者》,从这里播下爱国的种子,让它在孩子们的心中生长,当孩子明白了国家对于一个人的意义,懂得了爱国,他也就学会了爱家,爱父母,因此国与家是始终不能分离的,有了强大的国,才有安稳的家。
人们常说“家”是当你累了,困了,对生活失望了,对事业厌恶了时最好的港湾,是呀,家是一个永远也说不尽的话题,中国人的“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恋家情结”“落叶归根”等就是一个个生动的例子。因为爱家,古往今来写亲情的名篇数不胜数,《朗读者》中最让我感动到心底的是梁晓声朗读的《慈母情深》,这篇文章真的很打动人,已经被选入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故事情节很简单,一个小孩子很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于是去找在缝纫厂工作的母亲,那个时候孩子有吃有穿能上学已经很不错了,但是母亲还是给孩子买了书,母亲没怎么读过书,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但她却明白读书对孩子的意义,这一点着实让人感动。
当我再一次读起这篇文章,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所有的父母宁愿自己节衣缩食也要供孩子上大学,他们没有识过多少字,没有读过多少书,但他们却比读书人更加明白读书的意义,他们希望孩子能够好好读书去看看远处的风景,用心良苦。当代大学生总说自己很迷茫,步入大学后开始享受生活,挥霍着父母用辛勤劳动赚来的钱,他们拥有着最方便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却空空如也,其实无论自己上的是一本二本,三本,专科我们都不能放弃自己,引用雨果的一句话:“有了物质,那是生存,有了精神,那才是生活。”
人都要生存,物质生活是基础,有了物质才有能力去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可是我们要怎样活才能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每个人都在探索,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承担着社会赋予的责任,父母的期望,是每个小家庭的希望,更是国家的希望。因此我也希望更多的大学生能够认真观看《朗读者》,它不会比那些娱乐节目让你失望的。它会带给你更多的人生感悟。
以上是我在观看《朗读者》之后的一点体会,很喜欢阿瑟克拉克墓碑上的一句话,“我从来没有长大,但我从来没有停止过成长。”愿每个人都在慢慢地成长。于国,于家,于自己,积攒起所有宝贵的经历,都是一笔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