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天下,教育为本

从晚清到民国、再到共和国,一个家庭的命运沉浮,是《叶》所极力描述和刻画的。百年近代史,很多人都不陌生。一场场轰轰烈烈的历史桥段,一个个响当当的英雄人物,勾勒出这段时期的鲜活和色彩。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家庭如一叶扁舟,被时代洪流所裹挟,时而聚合,时而分离。星转斗移间,已物是人非。亿万家庭上演的一幕幕悲喜剧,似乎只是历史的注脚。但家庭展现的不仅仅只有羸弱、悲欢一瞬,它所展现出的倔强直抵心扉,让人们在唏嘘不已之时,猛然意识到,时代变迁带不走血脉绵延,地动山摇撼不动情浓意长。这就是中国式家庭,不能忽略的民族精神。

每个家庭的规模和层次各不相同,天伦之乐,手足之情,早已经融入每一个中国家庭的道德血液。“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在困难时期,兄弟之间各陷泥潭,却相互守望;雨过天晴,相聚时刻更是弥足珍贵。“梦魂不惮长安远,几度乘风问起居。”任世事不堪回首,父母子女始终最值得信赖和守护。

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庭逐渐小型化,人群流动性加强,父权强势的传统业已逐步瓦解。可以预见,在未来,家庭的特征仍会不断变化。某些不合时宜的惯例会被扬弃,但有爱有情有责任的家庭道德仍然是需要我们珍惜和传承的,它们既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却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也会是应对未知考验的心灵力量。

家族传承的,不仅仅是财富,更关键的是教育,是家风。中国有古训,“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这里面就点出了教育的妙义。叶崇质虽为旧官僚,却把几个儿子送到了新式学校去学习,改变了家庭的命运。叶氏兄弟没有选择安逸和财富,都选择了救亡的道路,选择了在新中国工作生活,虽然屡遇坎坷,但在追求实事求是的征程中找到了自身的价值。与之对比,几个守旧女儿在传统体制下的悲惨经历就不足为奇了。叶伯英官场失意后,对出仕从政之路意兴阑珊,坚持让儿子崇质经商谋生。但待到崇质做长辈时,已然无法“左右”子女的命运了。至于以后,后代的选择更加多元,人生也划出精彩各异的轨迹。正是教育,让族人得以见识更广的天地;正是教育,让子孙的思想开枝散叶;正是教育,让后代拥有拓展更大空间的可能。换言之,为孩子选择正确的教育,为孩子尽早选择优质的教育,才是最好的精神和物质遗产,更是轻松打破阶级壁垒的不二蹊径。

中国自古就有“修身齐家平天下”的信条。没有家,就没有国。正是每个家庭的自强不息、吃苦耐劳,才实现了家和业兴,才顶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同样,没有国,也没有家。我们不禁为叶家的大起大伏扼腕感叹,但正是叶家兄弟义无反顾投身科研、光明磊落参政议政,把爱国之心远放在个人得失之上,他们才写就了家族的传奇。

中国式的家庭就是国和家的统一。在实现中国梦的历程中,一定会有更多的家庭留下自己的精彩故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人类误判心理学清单 记忆口诀 :自我在学习时,如果激励过度,就会产生一些压力,犯三个简单的错误,造成一些损失。 解...
    上善若水在路上阅读 150评论 0 0
  • 今天下午带孩子去张公山玩,碰到他们班同学,说去看稻草人,心里想着也去凑凑热闹。我们一进大门,就要买棉花糖,给他买了...
    彩莲_2628阅读 146评论 2 2
  • 今天是2018年12月17日,也是声音训练营第二期的打卡最后一天,时间过的真快,不想说再见也得再见啦,虽然知道下一...
    穆希乐阅读 111评论 0 1
  • 2018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来得更早一些,杭州,苏州,上海都在下雪,朋友圈弥漫着都是下雪后的兴奋! 今年的雪有些任性...
    曦冉持续行动成长记阅读 293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