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说:
“我说这个孩子细致,凡事想的妥当。”
稳重妥当是贾母对宝钗的印象。加上前面戏文一处,的却如此。
贾母一面说,一面又看见柱上挂的黑漆嵌蚌的对子,命人念(不识字?贾母作为大家闺秀竟然不识字,的确有些意外)。湘云念道:
芙蓉影破归兰桨,菱藕香深写竹桥。
试才情一文不写此联,大家可以揣度是何人所写。
贾母听了,又抬头看匾,因回头向薛姨妈说:
“我先小时,家里也有这么一个亭子,叫做什么‘枕霞阁’。我那时也只象他们这么大年纪,同姊妹们天天顽去。那日谁知我失了脚掉下去,几乎没淹死,好容易救了上来,到底被那木钉把头碰破了。如今这鬓角上那指头顶大一块窝儿就是那残破了。众人都怕经了水,又怕冒了风,都说活不得了,谁知竟好了。”
借着藕香榭来引出贾母少时的一段往事,原来青春活泼是可以继承的。
凤姐不等人说,先笑着说(先发之人,后发制于人,这是凤姐一贯风格):
“那时要活不得,如今这大福可叫谁享呢!可知老祖宗从小儿的福寿就不小,神差鬼使碰出那个窝儿来,好盛福寿的。寿星老儿头上原是一个窝儿,因为万福万寿盛满了,所以倒凸高出些来了。”
凤姐虽然不识字,智商情商绝对非常高,会说话,会做事,就是聪明的体现。果然,大家听完凤姐的话,
未及说完,贾母与众人都笑软了。
凤姐就是出于这个目的说这个话的。
贾母笑着说:
“这猴儿惯的了不得了,只管拿我取笑起来,恨的我撕你那油嘴。”
贾母一直喜欢凤姐这样。
凤姐笑着说:
“回来吃螃蟹,恐积了冷在心里,讨老祖宗笑一笑开开心,一高兴多吃两个就无妨了。”
原来是这样。
贾母笑着说:
“明儿叫你日夜跟着我,我倒常笑笑觉的开心,不许回家去。”
凤姐是贾母的开心果。
王夫人笑着说:
“老太太因为喜欢他,才惯的他这样,还这样说,他明儿越发无礼了。”
什么礼不礼的,还不是老太太一句话的事情。
贾母笑着说:
“我喜欢他这样,况且他又不是那不知高低的孩子。家常没人,娘儿们原该这样。横竖礼体不错就罢,没的倒叫他从神儿似的作什么。”
贾母喜欢个性发展。人和人都不同,怎么能要求每个人都千人一面呢?所有人都不说话,不敢说话,未必是一件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