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明的我可以给那些能够充分利用天赋视觉的人们一个忠告:善用你的眼睛吧,犹如明天你将遭到失明的灾难。
你们有视觉,能看到你们喜爱的任何一幕戏。当你们观看一幕戏剧、一部电影或者任何一个场面时,我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对于使你们享受它的色彩、优美和动作的视觉的奇迹有所认识,并怀有感激之情呢?”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一
如果你到[DID黑暗中对话]盲人体验馆体验过,
你一定才会明白,天赋视觉的你有多么可笑。
有手有脚却找不到路,而失明者是何等机警,
因为人类真正的平等,可能要在天黑以后。
杨幂在《我是证人》中扮演盲人的角色,
电影宣传期间,她发了这么一条微博:
这是一种盯着电影里的盲人幻想带入不出的体会。
完完全全的黑暗,让我感受到了压抑,孤独,还有害怕。
那一刻忽然觉得唤醒了我对光明的本能渴求。
因为只有盲杖,所以对于这个世界的感知,除了耳朵,
就只有每次它敲击着不同事物时候给我带来的不同频次的感受。
我们体验超市、马路、森林等不同的场景,
我努力记住在这些环境里,我做的每一个动作,每一种不同的行动方式。
二
其中所描述的体验,就来自于成都[DID黑暗中对话]盲人体验馆
「DID黑暗中对话」体验馆旨在为体验者展开一段真正「伸手不见五指」的旅程,
馆方先请参与者将身上所有发光物如手表等,放在场外的储物箱内,
参加者手上只有一根盲人杖,踏进布幕后,便会跟导赏员“见面”。
而所有的“导赏员”,则都是失明或是弱视人士。
在黑暗中经历不同的真实场景,公园、超市、地铁、咖啡厅......
每处都能让体验者感受到其独特的质感、声音、气味甚至是味道,
让体验者在黑暗里善用其他感官去探索四周的环境。
七十五分钟后,黑暗中的旅程就此终结,
而黑暗中的思考,在重见光明之后却会一直延续。
这绝不仅仅是一场黑暗中的游戏。
也绝不仅仅只是让你纯粹地体验盲人的日常生活。
100%的参与者在体验过这样一场旅程之后,都会改变他们从前的某些看法。
导赏员陪伴参观者完成整个体验,并将这样的经历投射到参观者的日常生活中。
他们在黑暗中行动自如,游刃有余地应对每个人的需求。
并且着这一过程中,他们提供给参与者一个富有想象而又寓教于乐的体验:
突破焦虑和迷茫,通过其他感官感知世界的喜悦!
对于这些导赏员来说,在这里和在外面并无不同,
因为对于他们中的大多数来说,原本就生活在黑暗里。
不同的是,体验馆中德这片黑暗,使他们在常人面前变成了强者,
完成了人生角色的短暂逆转,
从生活中对常人的依赖者变成了常人的依赖。
这场连系起视障人士和普罗大众的社会运动,源自德国。
身为全球最成功的社企创办人,Andreas Heinecke(安德里亚 海勒奇)
却坚持说黑暗中对话有个humble beginning(卑微的起点),
“假如你了解我的家庭背景,就会知道为何同情、同理心成为我的生命主调。”
他是个背负双重身份的混血儿,有着比戏剧更致命的真实矛盾:
其母亲家族是二战时犹太家族大屠杀的受害者,而父亲家族却是纳粹支持者。
二战结束后10年,海勒奇在德国出生。
在一个莫名紧张、撕裂的家庭氛围中,
13岁的海勒奇第一次知道自己的许多犹太裔亲戚在战争中被杀。
他想不明白为什么好端端的生命会因为战争而丧失
怎么可以杀掉多达600万、相当于1个城市的人口?
他在自己的玩具坦克和玩具车上涂上代表和平的红十字。
这些经历让他知道人与人之间忍让,对话,沟通的重要性,
并开始思索生命的价值。
正因为不断深切思考生命的价值,当他生平首次接触盲人,
听到自己赤裸裸的内心对话时,感到异常羞愧。
多年以后,海勒奇博士在一家电台工作,
受命为一位因意外导致失明的同事提供职业培训,
刚开始,他坚决认为电台根本没有适合这位伙伴的工作,
但很快,他就发现这位同事虽然眼不能见,但其他方面的能力与常人无异
甚至其聆听和统筹能力甚至比常人更强。
似乎他与常人的不同,只是以另一种形式『看』世界。
海勒奇为自己先前的看法感到无地自容,于是他开展了另一场没有终点的思考:
怎样才算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
为什么自己有眼睛,却「看不见」失明人的价值?
怎样才能令一般人也「看得见」?
他说:“也许只有当啪一声,灯熄了,大家才有机会站在同一地平线上。
失明朋友会『看到』我们是何等可笑,有手有脚却找不到路,
好人好姐却连弄杯咖啡也笨拙不堪。而我们也终于在短暂失明中『看见』失明者是何等机敏。”
可惜,因为社会大众“有眼睛却看不见”失明人的价值,
即使在德国,也只有1成半伤残人士能找到工作。
在羞愧与启发中,海勒奇博士转职到法兰克福盲人协会,
希望能够促进社会对视障人士的理解。
工作中,海勒奇博士对人性又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失望的是,社会大众对于视障人士的莫大歧视与偏见,
乐观的是,这些偏见纯粹是由于健视者与视障者之间缺乏交流和了解,
只要有人肯出一份力,一定能消除这些歧见。
海勒奇博士想到哲学家马丁布伯的话:相知随相遇。
于是他决定,让健视人士与视障人士在黑暗中相遇相知,
藉此打破两者之间无形的隔膜。
下定决心后,他开始为自己的这一点子筹划详细的方案,
他四出推销,却无人理解,连枕边人也认定他疯了,
当银行存款用剩几十马克时,妻子留下一句「祝你好运」就走了。
所幸的是,1988年,他终于在德国汉堡开了第一间[黑暗中对话]体验馆。
开馆翌年,柏林围墙倒塌了。世界变了。
从那时候起,海勒奇博士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企业家,
他全身心投入到这份事业中,慢慢地除了黑暗中对话的体验模式
他又设计了黑暗中夜宴(1993)、黑暗中工作坊(1994)等
一系列针对不同体验需要的体验模式。
后来甚至有了听觉相关的无声对话
同样的,无声对话并非只是向常人展示聋人的生活,
而是让健康人士接触聋人,从而协助他们克服社会中对待听障人士的歧视和误解。
无声对话的目标,是打破心理及社交障碍。
1996年,黑暗中对话获世界各地博物馆和大型会场邀请,
走出德国开设多个临时体验馆。
此后,德国法兰克福、慕尼黑、意大利米兰、美国亚特兰大、
墨西哥瓜达拉哈拉和以色列的霍隆等国家及城市也陆续建立永久体验馆
将黑暗中对话的信念宣扬至更远更广。
目前 全球有包括中国在内的39个国家,
170多个城市已经正式开设黑暗中对话体验馆,
为超过8000名视障人士提供了就业机会,
超过800万人体验过“黑暗”的震撼力量。
黑暗中对话的理念也越来越被大众认同和推崇。
香港是黑暗中对话登陆中国的第一站,香港部创始人张瑞霖。
2009年1月,8位香港视障人士接受将近10天的密集式培训与实习,
成为本地首批[黑暗中对话工作坊]的教练导览员,
经过一年的磨练与成长,2010年2月,黑暗中对话(香港)体验馆正式开业。
五
如果说那个有纳粹犹太血统的海勒奇博士是一切的起因,
而真正把这一切带到中国大陆的,则是有着华丽履历的杭州女子蔡史印。
复旦大学国际管理专业学士,纽约州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
曾就职于通用电气、西门子、罗兰贝格等世界500强名企,
还在德国创建了自己的时尚设计公司……
华丽履历上的任何一条,似乎都是“成功的标准”,
而杭州女子蔡史印的人生却在2009年发生了转折。
一次自驾去西藏的旅行,她结识了盲文无国界组织的创始人萨布莉亚·坦贝肯
——世界上第一个发明藏盲文,并在西藏开办了盲童学校的德国盲人。
(后来成为了200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在日喀则农场,蔡史印与盲童学校的孩子们一起
织地毯、打毛衣、挤牛奶、做奶酪、玩游戏,
她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了视障人群。
“这些孩子给了我很大震撼,他们几乎什么都没有,却是我遇见过的最快乐的人”
蔡史印的内心感到了一种强烈的冲击,
她觉得自己曾经的忙碌工作都只是为了“让富人更富”,
她希望有所改变,于是就留在当地做了一段时间的义工。
她开始想,怎样才能真正帮助盲童?
为什么在中国社会,盲童长大后最常见的出路只有按摩师?
其实盲人在有了电脑读屏软件后,几乎什么工作都能做。
“一些偏见和歧视让我们的心盲了,是心盲导致了更多黑暗。”
一颗朦胧做公益热心慢慢趋于清晰,可她清楚地知道
她想做的不仅是单纯地开办一两所盲人学校,
提供若干个工作岗位给盲人,而期待扭转整个社会的观念,
让大家都用宽容平等的心态去看待不同的人。
因为她知道那样传统的方式,能改变的只是少数。
而她有更大的愿景。
2009年底,又是一次偶然的机会,
蔡史印第一次在亚特兰大参观了“黑暗体验馆”,
在盲人教练的引导下,手持盲杖,在黑暗中游览公园,
体验超市、音乐厅、咖啡馆、酒吧……
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环境里,她和大多数体验者一样,起初都恐惧不安,
要找到外物,听到声音或者拉着别人才感到安心。
她说,黑暗让人变得谦卑,逼迫人们互相信任,一起在困境中协作完成任务。”
要建立信任就要抛弃偏见,而要抛弃偏见,就需要对话。
这种对话不只是健视者与视障者之间的心理互换,
也是人与自己潜意识的对话。
2010年,蔡史印将社会企业“黑暗中对话”的模式引入了中国内地,
并在上海开设了工作坊。
随即,体验馆在中国上海、深圳、成都纷纷建立。
目前,黑暗中对话也已经在上海、北京、广州等数十个城市
落地为超过100家财富500强企业及政府机构等举办工作坊和企业年会等活动
华润集团、阿里巴巴、腾讯、招商银行等也在企业内部开展过这项活动,
这似乎成为管理者和员工一项特殊的体验。
屏蔽视觉,借此激发对人性多元化的崭新体验。
“我们的团队向社会提供收费的黑暗主题定制服务,
比如黑暗中的领导力、黑暗中的团队建设等。
工作坊按时间和规模收费,社会企业自负盈亏才能长久。”
这是黑暗中对话的基本运营模式,
同时,通过视觉转变的场景和活动设计,
也为视障者提供了发挥他们聪明才智的就业机会。
蔡史印说,公益不是一个乌托邦。
一些体验者也真的改变了对视障者的态度。
“高盛有一个团队曾经参加了香港的黑暗中对话工作坊,
主管当时很受触动,后来雇佣了其中一位有金融学教育背景的视障教练,
因为他发现他完全可以胜任公司的工作。”
这些成功案例让人兴奋,但她也很清楚,
教育瓶颈、社会偏见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失。
但她相信,只要坚持,国际上已经成熟的社会企业模式在中国一样可行。
一天,深圳一家外资银行的32位伙伴来到了黑暗中对话
他们每人拿了一个一米多长的手杖,在导赏员的引导下,
列队顺序进入一个漆黑的屋子。
小组的同事感觉来到一个大桌子前,
导赏员告诉大家,桌子上有热水、有牛奶、有咖啡,
还让他们给旁边的组员倒一杯水或者一杯咖啡、一杯牛奶。
一开始,所有的人都屏住了气息,不是手忙脚乱就是蹑手蹑脚,
慢慢地,大家开始适应了黑暗,喝水,饮茶。品咖啡。
尽管笨拙,但已经不再恐慌。
而且本能地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技巧。
原来,恐慌,通常不源于外界,更多地来自于内心的脆弱与不自信。
从初入黑暗的无助和恐慌,到借助盲人向导的帮助渐渐平静,
最后在导赏员从容的分享中习惯与黑暗共处,让体验者真切体会到
在无尽的黑暗中,没有惯性的视觉依靠时,
更多的支撑只能来自于对内心的关照。
这就好比是人类回归自我的“生命教育”,
所沉淀的却是生命的感悟。
虽身处黑暗,反而让体验者的心看见更多。
在这失明的有限时间内,学会信任和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