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小妮的早教园安排了国庆亲子游园活动,学校老师说爷爷奶奶陪也可以的。我本来也想当甩手掌柜,后来一想这样的活动,亲情第一不就是在这样的活动中慢慢积累起来的吗?孩子是最期待爸爸妈妈在场的,爸爸妈妈于孩子的意义不是爷爷奶奶可以替代的。于是一一做了安排,和同事提前换好课,谢谢同事们的配合,可以上完早自习和第一节课去参加;带去幼儿园的美食,要做松饼,教婆婆,请婆婆准备;由婆婆先送去陪着。
学校也举行了庆祝国庆升旗仪式,陪着我班级的小可爱们参加完升旗仪式再去小妮幼儿园,虽然比预期到得晚,时间刚刚赶上。
幼儿园操场上排满了宝贝们和家长们,美食展台上有糖果、有水果,有一大一小的蛋糕,另外还有家长们各自带来的美食,丰富多样,集合众人的智慧,享受更多的体验。操场上举行了升级仪式,四位小男孩穿着升旗服,手拉一面红旗,充满了稚嫩的仪式感,还有国旗下讲话,挺有意义的。人手一面小国旗,脸上铁着爱心国旗小图标,胸前帖着长方形国旗小图标,处处彰显了国庆元素。
升旗式完了以后,回到各自教室喝水、上厕所、休息,之后完了2个游戏:
第一个是亲子传送带,大人在后,小孩在前,围成一个圆,站立双手拍一下,弯腰双手拍一下各自大腿,然后用双手拎起孩子的肩膀,把孩子传送带下一位家长,这个过程有些孩子有哭泣有不舍,我和小妮说:我们在玩游戏,妈妈把你传给下一位妈妈,我们在一个圆里,待会你又会回到妈妈这里的。小妮应了声好。伴随着音乐,我们越玩越熟练,越玩越开心,一开始哭泣的小朋友们,也觉得好奇和好玩,一个一个地加入了游戏。
第二个是大家熟悉的抢凳子游戏,家长们抱着孩子跟随音乐的响起迈开步子走动,音乐一停,找凳子坐,没有抢到的失败出局。我感觉到,听音乐的时候沉浸在音乐里,被音乐带走了,突然停下来有点反应不过来,整个过程非常锻炼我的倾听能力,我和小妮在倒数第三局出局,重在参与,小妮还不太清楚,还想继续抢凳子,你看,这就是小孩的区别了,游戏的规则意识还没有在小孩大脑里建立好。整个画面所呈现的欢声笑语,建立了很好的正向感觉。
来记录下小妮,一位2周岁9个月的女宝宝在这次活动中,和我之间的互动:
1.升旗仪式的时候,一开始我们手牵手站着。看到很多家长抱着孩子,小妮要求抱抱,当我跟小妮表达:妈妈,累了!她就很爽快地下来,和我牵着小手。
2.来到教室,找板凳,喝水,一切听从老师的指令,规则意识建立地比较好。
3. 2个游戏过程中,积极参与,内在稳定和安全感充足,还比较独立,有时候是她在带我玩游戏,提醒我,妈妈,要这样。妈妈,走。
4. 吃美食的时候,独自去操场上拿了一个橘子,剥橘子的时候,我帮她在梳头发,她因为剥不开橘子皮哇哇大哭,真个身体都愤怒起来了,于是我说:小妮,你很想把皮剥开,想要吃里面的橘子,是吗?小妮说是的。我说:小妮,哭能帮助你吃到橘子吗?小妮说不能。“那么生气能帮助你吃到橘子吗吗?小妮摇摇头。“那怎么样可以吃到橘子呢?你想过吗?”小妮摇摇头说不知道。“你看橘子的皮已经被你剥开了,你再用手指挖个小洞洞,是不是就成功啦?我看着橘子说。小妮看了看,试了试,果然如此,一点一点整个皮都剥完了,开心地品尝着橘子的香甜。孩子自我动手的果实也很甜美。
5,老师带小妮去拿了一个盒子蛋糕,之后我留在教室里,听到外面传来:小妮,你这个好,给你拍个照片的。我过去出去找小妮,穿着粉色公主裙的小妮,自由穿梭,稳稳地,在那个当下,毫无对妈妈的依恋感。于是我凑到美食区,拿了一块婆婆做的松饼,因为婆婆不知道,跟做闲的一样做了,有点点不好看,味道还是可以的,看到了一个摆盘很漂亮的西兰花和西红柿组成的老奶奶跳舞图,拿起了一个西红柿吃,正巧碰到吃蛋糕的小妮,她问:妈妈,这是什么?我说:那边拿来的西红柿,你要尝一尝,也可以去拿。小妮继续吃着盒子蛋糕,我看着她一点一点地把杯底的蛋糕都用勺子舀出来吃干净。之后我去倒了一杯牛奶,还有半杯给小妮喝,喝完之后,请小妮把杯子放回杯子回收处。
6. 逛了逛操场,拍了一些同框照片,问小妮,想不想回家了,小妮应了一声,拿起水壶就回家了。
我越来越觉得在幼儿期的孩子很需要父母的陪伴,这是安全感建立的第一位,因此我可以很忙碌,忙碌的时候我对孩子做如实地表达、孩子是可以理解的,当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我保持全身心地投入和孩子的玩耍和亲情建立,孩子可以感受到这份爱的,安全感就是这么一点一滴累积而成的。
每个家庭每个人因为生活而忙忙碌碌,无意间疏忽对孩子的陪伴,觉得孩子小没有关系,只要有人看着就行,因为我现在做的不就是为了孩子以后嘛,可是孩子是感受不到的,而且这样的机会一去不复返,等到儿童期和青春期,孩子不需要我们这么亲密陪伴的时候,再去填坑就晚了。
不要让亲情第一成为一句口号,实践起来,行动过程中才有机会遇到各种的发生,才有可教时刻,帮助孩子建立健全的人格,在以后学习知识的路上才会有自信和能力。
亲情第一、人格第二、知识第三、一个都不能少,按次序进行。我一直在路上,加油!




